那是三年前的深冬,我第一次接到一通特殊的求助電話。
聽筒里傳來哽咽的女聲,是小楊的母親。
她說兒子正在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封閉式病房接受治療,被重度抑郁癥折磨得幾近崩潰。
當時病房不允許患者使用手機,每次溝通都要先撥通住院部服務臺,再由護士穿過長長的走廊,在病房門口喊他的名字。
記得第一次通話時,聽筒里傳來斷斷續(xù)續(xù)的抽泣,他用沙啞的聲音說:"我感覺自己像被困在灌滿水的玻璃瓶里,每呼吸一次都像吞了碎玻璃。"
這樣艱難的溝通持續(xù)了整整一個月,有時碰上他情緒失控,電話就會突然掛斷;有時趕上治療時間,得反復撥打三四次才能聯(lián)系上。
最揪心的一次,他在電話里崩潰捶墻,我隔著聽筒都能聽見悶響,慌忙安撫直到值班醫(yī)生匆匆趕來。那段暗無天日的時光,如同沉重的枷鎖,牢牢地困住了我們彼此。在無數個為他懸心的日夜后,我漸漸習慣了這種充滿不確定性的聯(lián)系,卻也始終盼望著能有轉機出現。
后面得知他的情況在醫(yī)院住院、調藥、以及電話心理咨詢安撫中,逐步趨向了穩(wěn)定了,我們的交流也就告一段落了。
昨天,我意外收到他發(fā)來的微信,他說他自己早就回歸了正常,現在的生活都挺好的,自己康復后做了點小生意。還告訴我他也可以幫助抑郁癥患者。
我聽了甚至欣慰,為他的康復痊愈以及回歸正常生活而感到開心。
講真,每次聽到我曾經的來訪者康復的消息,我都由衷感到幸福和開心。
或許我曾經也是一名重度抑郁癥,如今也是康復快7年了,對這一路的心酸、刻骨銘心之痛,太有感觸了和心得了;另外,確實從黑暗走向涅槃重生,于抑郁癥患者而言簡直是太幸福的事情了,你會感受到活著的美好和希望。甚至會變得更加珍惜和熱愛生活!這幾乎是每一個抑郁癥患者走向康復的蛻變。
也是巧,不是他母親找到我,也不可能有這么一段咨詢關系。
我一直說的一個陪伴理念:只要我們父母堅持做對的事情,不是那種愚昧無知的,極力去及時止損,那么孩子的好就是必定的。
陪伴沒有所謂的技巧,而是引導嚴重的病癥患者去治療,這是第一步;第二步父母能夠推翻自己以往的認知和經驗,從零去學習相關抑郁癥的知識和陪伴技巧;第三極力做好一個聆聽共情的角色,以及放下自己的高姿態(tài)、高強勢的心理,區(qū)別對待并呵護孩子的內心世界。
很多陪伴技巧,一段話很難說清楚,建議家長可以加入我們的康復星球系統(tǒng)學習。
學習就是潛移默化的影響和自我認知的升級,這點是不管是患者,還是家長都是必要的,逃脫不了。
當然,當我們康復后,預防復發(fā)也是極其重要的事情。
比如生活充實起來,忙碌起來,加上持續(xù)的運動,不內耗都是避免復發(fā)的手段。
更為重要的是康復后,我們要記住核心的三點
1.不管發(fā)生什么事情,都不要為難自己。遇到任何事情都不要內耗,自責,為健康開路。
2.運動起來,每周運動三次!讓身體一直處于一個激活和向上的狀態(tài)。運動的人,心情會好,因為大腦會分泌內啡肽,利于情緒的調節(jié)。堅持下去,自我價值感也會得到提升。
3.不要為了任何事情傷心,保持樂觀心態(tài),想不透的事情就放下,妥協(xié)。另外保持一個健康的生活作息與規(guī)律。遠離惡習!并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適當的社交。
核心一點就是不為難自己,多愛自己一點。
-end-
作者:阿秋,心理咨詢師、重度抑郁癥康復者。走出心魔與家屬指引,助您順利走出焦慮抑郁的困擾。推薦系統(tǒng)學習療愈起來!建議患者和家長學習起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