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第4268期
作者 |餐飲老板內參內參君
大型酒樓“關店潮”加劇
一些古典字畫隨意地放在地面,保安對著駐足張望的顧客逐一解釋:“這家店已經關閉,如果有充值卡可以到沙面店消費。”
這家面朝珠江,坐落在廣州“富人區”二沙島的陶然軒門店,正式謝幕了。門頭上,“國家五鉆級酒家”“首家博物館食府”的榮譽,還赫然在目。
◎攝圖:內參君
7月1日,老字號粵菜餐廳陶然軒發布公告稱,自2025年7月2日起,陶然軒二沙島店停止對外營業。內參君致電陶然軒沙面店咨詢,工作人員表示二沙島店已經正式結業了。
至此,這家有著20余年歷史的餐飲品牌在廣州僅剩沙面店一家門店。
最近幾日,香港餐飲品牌富臨皇宮也發布公告稱:由于商鋪租賃合同解除,安華匯店將于2025年6月22日起停止營業。這是繼3月五月花店結業后,該品牌在廣州關閉的又一家門店。目前,富臨皇宮在內地市場的門店數量已縮減至2家。
◎圖源:大眾點評
此外,知名連鎖稻香酒家在去年多家門店撤店后,其萬斯店也于今年7月1日正式停止營業。同日,廣州芳村寶蜜園大酒樓也宣布由于內部升級,門店于7月1日起正式暫停營業。這些曾經輝煌一時的酒樓,逐漸淡出了消費者的視野。
其實不只是在廣州,全國各地的酒樓行業,都面臨“風雨飄搖”的現狀。
沈陽的老牌酒樓明哲潮州城曾是沈陽人辦婚宴、請貴客的“排面擔當”。然而這家開業近30年,人均消費超200元的老字號,如今卻被16元管飽的富龍快餐所取代。
◎圖源:遼沈晚報
今年上半年,內參君就曾寫過《一大批酒樓,成了“時代的眼淚”》,而幾個月后的現在,酒樓的閉店潮又進一步加劇了。
位于廣佛地區的二手餐飲設備回收商猴哥告訴內參君:“最近一個月找我們上門報價的大型餐飲酒樓數量,高達七八十家,是上半年咨詢數量的總和。”有時候一天要給到報價的酒樓就有八九家,他開車在廣佛一帶奔波,一天可能都要開上300多公里。
禁酒令,
只是壓倒酒樓的“最后一根稻草”
5月下旬,堪稱“史上最嚴”的禁酒令正式實施。
“如果說上半年許多酒樓的業績是斷崖式下跌,近一個月是幾乎‘歸零’。”一位業內人士向內參君直言,新規是“最后一根稻草”,讓原本經營狀況堪憂的許多酒樓,果斷選擇了關店。
猴哥觀察到,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前幾月,受消費降級影響,倒下的酒樓大多是新店。老店有較穩定的客源,能夠維持運營。而現在是“新老一起垮”。
“幾個月前,大家更多的是恐慌,知道洪水要來了。但現在,水已經淹到腳脖子了。現在撤無非就是以前投入的成本回不來,再扛幾個月,可能上百萬又要搭進去了。”
其實對于大型餐飲來說,這場危機似曾相識。在2012年,“國八條”的出臺倒逼許多大型餐飲轉型。而此次危機,來得更加徹底,是市場與政策的雙重壓力。
另外有不少業內人士則向內參君表露,“酒樓的關閉,其實并不值得同情”。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與其說新規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不如說它是一面鏡子,照出了大酒樓長期以來隱藏的經營弊端。
在消費升級和市場需求多元化的大背景下,這些酒樓過度依賴特定客群和單一的消費場景,在菜品創新、服務升級、消費場景拓展等方面裹足不前,脫離了真實的市場需求。
◎圖源:大眾點評
比如,酒樓的菜品備受“預制菜質疑”。許多老牌酒樓在品質把控上出現嚴重滑坡。為壓縮成本,不少老字號酒樓后廚堆滿預制菜包。
再比如,陳舊的裝修,也讓酒樓難以吸引年輕消費者。這些經營幾十年的酒樓,普遍面臨品牌及設備老化的問題。作為廣州首家博物館食府的陶然軒,近年來也因為裝修風格老舊、設備老化等問題備受爭議。
而新規的出現,只是加速暴露了這些問題。
商務酒樓,
只是階段性的產物
未來食餐飲戰略咨詢創始人余奕宏直言,商務宴請類酒樓是階段性的產物。前幾年轉型還來得及,現在開始轉已經來不及了。
余奕宏舉了一個合作案例,一家位于烏蘭察布的蒙古包大酒樓,為了轉型,付出了整整3年時間。從每個時間窗口、每個季節、定價、產品結構等方面,一點一點調整。
這個過程無比艱難。
首先是消費者對品牌有刻板印象,認為產品是貴的,不敢進去,需要循序漸進地改變消費者對品牌的印象。
另外還需要內部組織的配合,這個也是挑戰極大。因為酒樓餐飲的組織,對社會餐飲的敏感度很低。
換言之,酒樓餐飲長期因為壟斷某些資源,可以實現穩定且比較滋潤的經營。而社會餐飲基本上每天都要面對殘酷的競爭與淘汰。在這種不同生存境況下的組織的能動性自然不同。
除此之外,轉型所需投入的資金成本也不容小覷。動輒幾千平米的經營面積,高昂的房租和裝修成本,也讓許多酒樓對翻新望而卻步。以富臨皇宮安華匯店為例,該店鋪位于白云大道北核心商圈,門店面積超5000平方米,高峰期月租金甚至高達46萬元。
“傳統酒樓是沒有辦法直接為普通消費者提供服務的,廚房團隊、菜譜、定價、服務、大廳布局等都要改。現在許多酒樓包間基本上都是空著,這就連房租成本都撈不回來。開店就虧損,還不如把它關掉。“猴哥向內參君說起,6月以來看到的不少酒樓的現狀。
及時止損,而非猛地轉型,是當下許多酒樓老板的“共識”。
商務宴請類餐廳,
如何“大象轉身”?
另外一些早早轉身的大酒樓,又或是正餐餐廳,如今已經找到了新的路子。
“大酒樓的一種演變形式,是每個地方的特色農莊。以前酒樓包間用的自動圓桌之類的設備,送貨地點都是農莊。”猴哥告訴內參君,一部分酒樓選擇搬離市中心,到郊區開農莊。
“順德陳莊附近,這一個月左右開了四五個大型農莊,生意都不錯。比如會場飯店,原來的團隊在附近某商場開店,后來轉變了思路,把房租成本節省下來,明廚亮灶,讓顧客一下就可以看到不是預制菜,連工作日中午都顧客爆滿。”
◎圖源:小紅書
除了直接帶團隊“開新號”,更多的大型餐飲門店選擇轉向家庭消費場景。
徐記海鮮是較早從商務宴請轉型大眾餐飲的大型正餐之一。據了解,近年來徐記海鮮的商務宴請僅占了兩成左右。而今,徐記海鮮在家宴場景上繼續深挖,尤其在生日宴場景持續精耕。
徐記海鮮品牌總監徐丹告訴內參君,門店在“布置-產品-服務-宣傳”一系列的環節上都為生日宴場景做了調整:
布置上,根據顧客需求,營造出哪吒、迪士尼、瀑布花等不同主題場景,滿足不同年齡層的喜好;
產品上,從以前“中年男人喜歡的菜”,逐漸細化出不同家庭角色喜歡的菜品,如專為小朋友研發的鮮蝦球薯條、生菜烤肉等等;
服務上,從線上建群與客戶直接溝通布置、點菜需求,到線下轉變服務模式,由禮貌、標準化的高端餐飲服務轉向熱情真誠的服務;
宣傳上,以視頻號、小紅書等線上平臺為主,真實傳遞門店日常消費者互動體驗,店內沉浸式的氛圍感也觸發消費者主動傳播,有效拉動了門店業績。
徐丹表示,門店4月下旬開始發力生日宴場景后,增長明顯。原來三月份單店預訂生日宴的有20桌,四月是50多桌、5月是90桌、6月份已經超過了130桌。
◎徐記海鮮生日宴菜品及場景 受訪者供圖
前不久,御掌柜、北平三兄弟聯合創始人梁麗在接受“經濟觀察報”采訪時同樣提到,最近兩年能明顯感覺到,餐廳包間的預訂率雖然挺高,但消費主力逐漸從商務宴請轉向家庭消費。
北京的花家怡園,也為轉型做出了不少努力。去年下半年,花家怡園調整菜單產品結構,在保留高端菜品的同時,推出了許多價格更貼近老百姓消費需求的菜品。同時,花家怡園還制定了“將餐廳打造成大眾點評必吃榜”的目標,吸引潛在的家庭式消費群體,提高餐廳翻臺率。
與之類似,一直以來走高端精致餐飲路線的大董餐飲。在面臨“兩年間將近一半門店處于虧損狀態”的情況下,大董餐飲通過調整菜單、重塑門店環境、壓縮各種費用等方式,在部分門店進行升級重塑,其安貞店、金寶匯店、阜成路店在開業首月就實現盈利。
時代洪流滾滾向前,總有不適應時代的產物會遠去,也有新的事物會誕生。大酒樓的時代已經過去,而一些短期的“矯枉過正”,也終將回歸正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