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參與中國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日9·3大閱兵的中國空軍和中國海軍航空兵的現役相關型號的軍機,正在華北某地空域進行密集的飛行彩排,中文網絡上近期曝光的相關軍機圖片也是越來越“生猛”,越來越“有料”,引發大量國內軍事愛好者的圍觀。
在一張殲-20隱形戰斗機五機編隊飛行訓練的圖片中,就出現了三款不同的型號。其中,就有全球首款雙座版第五代戰斗機殲-20S、換裝國產渦扇-15發動機座艙后部抬高設計被網友戲稱為“粗脖子”殲-20A和中國空軍裝備規模最大的采用俄制AL-31F渦扇發動機以及國產渦扇-10C發動機的殲-20基本型。
把這張新近在中文網絡上曝光的圖片放大來研判,就很容易看出這些殲-20外在的不同特點。很明顯領頭的那架就是雙座版的殲-20S,緊跟在后面的兩架就是殲-20A,最后兩架就是殲-20基本型(網友的說法用來區別殲-20其他型號)。
本文主要內容就涉及雙座版殲-20S戰斗機,對于殲-20A和殲-20基本型的情況就不展開了,在推文中只是一筆帶過而已,以顯示與殲-20S的外在區別。
殲-20S,這款雙座版第五代隱形戰斗機(有外媒將其稱為第五代半隱形戰斗機),截至2025年7月,仍然是全球首款雙座版的隱形戰斗機。現有的各種跡象表明,國外似乎并沒有雙座版隱形戰斗機的研發項目。屬于中國在全球范圍內獨一味的存在,彰顯了中國對于有人機和無人機混編實施空戰和對地/對海打擊的超前作戰理念。
對于雙座版的軍機,許多人的思維會朝向教練機認知。其實,雙座版的殲-20S,當然也具備部分教練機的職能屬性,但是絕非真正的教練機,它的本質就是一款重型、雙座、中遠程多用途戰斗機。
殲-20S,搭載有電子掃描的氮化鎵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分布式孔徑系統(DAS)、光電跟蹤瞄準系統(EOTS)、電子支援(ESM)/電子對抗(ECM)等高度感知能力的各類先進傳感器,讓其具有突出的態勢感知、電子干擾和戰術指揮控制能力。
能掛載霹靂-10/15/17等空空導彈、LD-8A反輻射導彈、AKF98A隱形巡航導彈以及FT-7小直徑炸彈和采用INS/BDS制導的GB-6A精確制導炸彈等,這讓殲-20S具有優異的中遠程制空作戰能力和對地/對海精確打擊能力。
讓殲-20S最為出彩的地方,就是殲-20S能與攻擊-11等“忠誠僚機”混編,由后座飛行員通過雙向高速數據鏈系統,指揮和控制4架左右的無人機參與空戰,或者實施中遠程對地/對海打擊。
殲-20S隱形戰斗機,與“忠誠僚機”混編作戰,戰時能憑借各自的隱形能力,攻擊敵方的雷達哨所、指揮所、防空陣地等高價值目標,對海上移動目標發起空海打擊等,甚至有可能改變未來的空中作戰模式。
一言以蔽之,研發和裝備雙座版的殲-20S,本身就體現出中國空軍開闊的視野和戰略眼光。目前,全球范圍內也就中國研發成功并裝備了雙座版的第五代隱形戰斗機殲-20S。
殲-20S的橫空出世,正在陸續裝備實現戰略轉型的中國空軍,對于探索和實現有人/無人機協同作戰,提升中國空軍的作戰效率,包括促進飛行員的培訓等,都具備重大的裝備價值。標志著中國在隱形戰斗機裝備和作戰領域的探索,實現了對美俄兩大空軍強國的超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