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否也有這樣的困惑,明明有很多想做的事情,卻不知道從哪里開始。
明明待辦事項一二三四五,卻依舊會各種拖延,遲遲不去開始。
最后在未完成的焦慮和浪費時間的自責中各種內耗著自己。
但是,為什么會這樣呢?
直到讀到了這一句“行動力不足的真正原因是選擇模糊”,我才找到了答案。
1. 選擇模糊是什么?
當我們面對許多可做的事項時,會很難去做出一個指令清晰明確的選擇和行動。
特別是在擁有大把自由支配時間的狀態下,選擇模糊和拖延行動的情況會愈發嚴重。
因為我們既想做這個,又想做那個,可選性太多反而會讓我們行動困難,從而下意識逃避去到休息或玩樂狀態中。
若我們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合理且井井有條時候,行動會是個簡單的事情。
因為本能腦的存在,人們會不自覺的傾向于去做那些讓自己感到放松和舒服的事情,而回避做那些需要體力或腦力耗能的事。
2. 人們是如何陷入到選擇模糊中的?
舉個例子~
就拿健身減肥來說,很多人減肥目標大部分都是“我要瘦10斤”。
但胖子不是一口吃成的,瘦子也不是一天減成的,減肥之路的艱辛體驗過的都懂。
減肥這件事中的運動鍛煉、飲食健康、充足飲水和睡眠都是共同作用的關鍵因素。
與其定下難以實現且不好計量的20斤大目標,為何不試試“健身100次”這種更加清晰具體的目標來行動呢?
100次的具體目標的計量以及完成難度都是清晰可見的,每天完成都是一次進步和自我激勵。
但日日辛苦運動和不敢吃東西的艱難,以及動不動上體重秤后得到的焦慮和挫敗卻是極大的打擊。
再舉個例子~
很多人都想要早起,變得自律,養成更多好習慣。
但除了熬夜睡不夠之外這個原因,我想,選擇模糊也是早起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就如我曾想早起讀書和運動,但是當我在5:30鬧鐘腦子清醒了之后,我猶豫了。
我要讀什么書呢?這里存在所閱讀書籍的選擇模糊。
想著不知道讀啥,還要去找,便覺得麻煩,想著起這么早也沒啥一定要干的,又躺下了。
我要做什么運動呢?帕梅拉?天吶一大早就上強度,算了算了,繼續睡覺吧。
嗯,是的,以上就是我關鬧鐘后,并沒有睡不醒,腦子確實非常清醒舒暢的情況下的選擇模糊和腦中想法。
因此,我準備把早起后的讀書變成具體讀那本書,讀多少;
早起運動換成冥想和拉伸,降低難度,減少自己的心理障礙。
3. 如何避免選擇模糊?
做選擇是一件極其耗能的事情。
所以,學著做好日程歸回和安排,讓自己處于“沒得選”狀態。
寫下每日待辦,不要太多太雜,簡化為5項之內最好。
并根據重要程度進行排序,優先完成最為重要的事情。
再根據自己的實際的自由支配時間,把每個事項安排到不同的時間段里。
制定出一個相對合理有序的日程安排表,但記得要給自己留出一定的機動緩沖和娛樂休息時間。
這樣以后做事就可以極大的避免選擇模糊,避免因事情太多不從哪里著手,從而直接擺爛不干了。
前幾天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不斷去優化和調整日程安排,做到心中有數,直到形成一個相對自洽的固定時間做固定時期即可。
只要消除了模糊,就能很大的避免本能腦發出去娛樂休息的指令。
只要清晰地明白自己要做什么,就不會再陷入焦慮情緒中。
因為,行動本就是一種力量和態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