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話】很早就聽過蔡琴和鮑比達合作的那張名為《遇見》的專輯,其中有首《張三的歌》,歌詞有趣:"雖然沒有華廈美衣裳,但是心里充滿著希望,我們要飛到那遙遠地方,看一看這世界并非那么凄涼 ”。我非歌手,不善歌唱,只因姓張,排行老三,平日做著與聽歌相關的行當,隨感取名《張三的歌》似乎也說得過去。
(一)臺灣牛肉面
都說“吃是一種記憶。”一點不假!
多年前我寫過一篇短文《一碗小面眾生狂》在雜志上發表,源起當年看過臺灣美食作家逯耀東寫的那碗臺灣牛肉面,他說在臺北一家軍官學校的旁邊,一位退伍的四川老兵開了一家牛肉面館,七、八張桌子,裝修簡陋,卻每天食客盈門,其中不乏肩膀上扛著一星、兩星將官。面只有兩種,紅燒和清真,常遇食客要的紅燒,老兵端上的卻是清真,稍有怨言,一句“不吃,出去。”后面即刻有人回應“我要。”一看,回應那人肩上扛著兩顆星!
幾年前去臺北,朋友問吃什么,我點名要“老張牛肉面”。到了那里一看,上下兩層,裝修簡約,清清朗朗,看著招牌,同宗同族,心里舒坦,上來那碗清真牛肉面,牛肉大塊切片,面條勁道,湯汁滋味可口,吃完試嘴,唇齒留香,一碗面撐起一座小二層,自然有其過人之處!
當下的日子,吃什么都香,何況是碗牛肉面!
注:照片是2016年在臺北一家土著人開的館子吃飯,入鄉隨俗,臉上貼上土著人的圖騰標識,水酒隨便喝。
2024.09.08
《時令》 丁宏 繪
(二)世道莽蒼 世事難料
茶湯漸漸地淡了,朋友起身,端起茶壺,倒出茶葉,洗凈壺內殘質,用茶巾認認真真把壺擦拭干凈,遞到我手里,“畀你。”
好多年過去了!當年羊城的風雨早已化作夢中的風景,時時縈繞在心頭。
世道莽蒼,世事難料,朋友遠走他鄉。
當年這把泡貫了鐵觀音的朱泥小壺,如今被我時常注入單叢的香葉,在陣陣高古的茶氣中泛起醉人的花蜜香,恍惚間似友人提壺續水,細數別后的風塵,尤其是在不眠的夜里!
2025.03.01
關注視頻號 每周三、六下午2:00-4:00直播
直播主題:音響與音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