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店4600家,市值蒸發800億,鹵味鴨脖為什么沒人吃了?
絕味、周黑鴨、煌上煌,曾經的鹵味三巨頭占領了全國的大街小巷。如今,卻是一個比一個慘。
遙想當年,中國鴨王絕味鴨脖2019年突破1萬家門店。2023年巔峰時期,門店數超過1.59萬家,覆蓋了全國30個省份,平均每1.5公里就有一家店,號稱是拐角遇鴨脖,八成是絕味。2021年絕味鴨脖的營收達到了65.49億,市值一度超過了500億。
鴨脖界的愛馬仕周黑鴨也不甘示弱。2017年以1196家直營店創造了營收32.2億元,單店年均收入309.2萬,是絕味單店收入的7倍。2021年,周黑鴨的市值巔峰達到了260億港元。
而鹵味第一股煌上煌雖然數據不如前兩位,但作為地區的鹵味老大,市值也曾達到140多億。
可惜,才站上巔峰沒多久,這鹵味巨頭們就開始集體墜落。2024年絕味鴨脖的營收同比下滑了43%,凈利潤更是幾乎腰斬,關店超過3000家,市值蒸發了400多億,如今不足百億。行業老二周黑鴨市值蒸發200多億,關閉門店785家。而煌上煌的市值也縮水百億,關閉門店837家。
為什么鹵味巨頭忽然不行了?難道是因為中國人忽然不吃鴨脖了嗎?
還真不是。鹵味鴨脖作為一種食物,不存在技術專利,且替代性太強了。據統計,鹵味零售市場中,絕味鴨脖、周黑鴨、煌上煌三大鹵味巨頭加起來的市場占有量不到20%,剩下80%多是無品牌的中小商家。看到沒?二八原則無處不在。
要說為什么三巨頭市場縮水了,原因就是三個字:太飄了。
作為一種零食,周黑鴨鴨脖動輒能賣到60多塊,十年價格漲幅超過了50%。絕味的客單價直接沖過100元1斤,甚至被貼上了“鹵味刺客”的標簽。
再加上這些年各個鴨脖品牌狂砸廣告費,平時倒還好,等到鴨副產品原材料價格一漲,鹵味巨頭漲不動價了,還想賺錢怎么辦呢?就只能讓鴨脖瘦身,讓服務縮水了。結果當然就是消費者不買賬啊,畢竟地球上又不是只有你們會鹵鴨。這小門小店小攤位二十幾塊一樣能吃到美味鴨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