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兆光老師曾表示,他對中國文化,有著三大擔憂:
◎過去對中國文化的討論與界定,往往存在著“誤解”
人們對于中國文化,往往是大而化之、似是而非的。有一些高度概括的形容詞,可是說實話,聽完了,不知道在說什么,這不符合一個歷史學者的習慣。
◎人們談論中國文化,常常首先將其“窄化”
最近這些年,很多人熱衷于談論中國文化,諸如“中國文化走出去”、“中國文化在世界上有多大的意義” ;大家也都知道,現在的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可是有人卻把中國文化窄化為漢族文化,然后又窄化為漢族里面的儒家文化,然后再窄化為他認為是正統、經典的儒家文化。這對于中古文化的延續與發展是不利的。
◎討論中國文化時,一些人時常帶著一種莫名的“文化優越感”
在所謂“中國崛起”的大背景下,很多人就會有一種錯覺,覺得我們中國文化優于其他文化。
其實,文化是一種現象、一種特征,文化無高低,民族無貴賤。因此,我們現在需要理性地、歷史地、自覺地認識中國文化,這樣才能夠和各種民族、各種文化有互相交往、互相理解與平等的態度。
如上所述,葛兆光老師說:中國文化,已經處在一個需要重新認識和重新理解、重新更新的時代。
中國文化從古代到近現代的轉型中,事實上一直都面臨著如何存續的問題。到了八十年代末期,在全球化浪潮的沖擊下,這個問題變的更加明顯,在當下,則更為尖銳。
雖然國人似乎越來越熱衷于中國傳統文化,但由于大多數人理解中國文化時,往往流于表面,忽視了其深刻的文化內涵,以至于對其“窄化”、“誤解”甚至在某種“意識形態”下抱有一種“文化優越感”。
若長此以往,中國文化的精華將逐漸流失,最終只剩下“糟粕”。可以說,如今所面臨的,正是一場中國文化的“慢性危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