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就交小暑節氣了,暑氣要往上竄了。
老輩人說“小暑熱得透,大暑涼颼颼”,今年小暑夜里交節,天兒或許能稍緩和些。
可別小看這“小熱”,接下來熱風呼呼吹,雷暴天也跟著來。平原上種玉米、大豆的鄉親注意,熱天里苗子瘋長,雜草也跟著冒。
趁天沒大亮或者太陽落坡,趕緊去田里薅草,別等日頭毒了曬壞身子。
山區種果樹的,得盯著地里的墑情,要是連續幾天沒雨,果樹根淺的得澆點水。
但也別澆太勤,濕乎乎的地悶著根,果子容易爛尖兒。湖區種水稻的老鄉,最近雷暴多,田里水別留太滿,溝渠提前疏通好。
不然一場大雨下來,水漫過田埂,稻苗子可經不起這么泡。都說“小暑食新”,新麥新米打下來,咱農民心里踏實。可這時候更得防著天氣作妖,曬糧食得盯著天氣預報。
突然來場急雨,曬場上的新糧可就全糟蹋了,收糧食的苫布早備著。熱天里干活,最容易中暑,咱農民別硬扛。晌午頭那倆鐘頭,躲在樹蔭下歇著,喝點淡鹽水,比啥都強。
老輩傳下的土辦法挺管用,比如看云識天氣,云壓得低、黑沉沉的,準是要下雨。
不過現在有天氣預報,咱也得結合著看,手機里的預警信息別忽略。還有那露天的木頭農具,別隨便坐,潮氣重,坐久了腿疼胳膊酸。干活時帶個草墊子,墊著坐,濕氣就沾不上身了。
有人覺得年年小暑都這么過,沒啥新鮮的,可天氣一年一個樣。去年鄰村就有人沒防住雷暴,大棚被掀了,菜苗打爛不少。
咱可不能大意,該加固的棚架趕緊加固,該檢修的農具早點拾掇。我個人覺得,種地就是跟天氣打交道,多留個心眼,收成才能穩當。
未來幾天,各地區的老鄉都得根據自家地塊的情況,提前做打算。平原防旱澇,山區防山洪,湖區防漬水,一樣都不能落下。
家里有老人小孩的,更得叮囑好,熱天別往野地里跑,安全第一。
說了這么多,核心就一個:別等天氣來了才著急,提前把準備做足。曬伏的笸籮、遮陰的草帽、排水的鐵鍬,該備的都備齊咯。
眼下最要緊的,明天就把田里的排水溝再通一通,把防曬的草帽戴起來。
要是拿不準怎么應對,村里的農技員多問問,別自己悶頭干。天熱別慌,早做打算,田里的收成錯不了,鄉親們記牢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