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小暑,趕上出梅和半年節(jié),六十年才遇一回。
太陽冒火的日子來了,南方多地要被烤得發(fā)燙。長江流域梅雨帶北移,往后幾天雨水要變少。
田里的莊稼正渴著,可天公偏偏要“收水龍頭”。老輩人說“小暑逢單,地下不干”,今年農(nóng)歷六月十三是雙日。
按老話講,怕要天干地裂,得防著伏旱來搗亂。水稻正拔節(jié)孕穗,缺水可了不得,穗子會抽得稀稀拉拉。玉米棒子剛灌漿,曬狠了籽粒會干癟,收成要打折扣。
菜園里的茄子辣椒,大日頭一曬,葉子能卷成煙卷兒。
山區(qū)種果樹的老鄉(xiāng)注意,連續(xù)高溫會曬壞幼果。平原種水稻的,趕緊清一清水渠,保證引水暢通。
該澆水的地塊別拖延,早晚澆地別在中午,免得燙壞根。
地膜覆蓋的果園,可以掀掉地膜,讓土壤透透氣。家里有大棚的,及時搭遮陽網(wǎng),別讓作物被“烤焦”。
傳統(tǒng)辦法里,草木灰能保墑,撒在地里能留住點潮氣。但碰上連續(xù)晴熱,還得結合灌溉,光靠土辦法不夠。
我個人覺得,老輩的經(jīng)驗要聽,科學防災更不能丟。
氣象部門說局部地區(qū)會有雷陣雨,可別光等著天下雨。萬一雨下得急,山區(qū)要防山洪,田里要挖排水溝。
往年伏旱時,有的村子莊稼減產(chǎn),就是沒提前做準備。這次三節(jié)同天,天氣格外特殊,得格外上心。不同地方不一樣,湖區(qū)種蓮藕的,水位要保持穩(wěn)定。
丘陵種茶樹的,旱情露頭就澆水,別等葉子發(fā)黃。農(nóng)資店的水管、遮陽網(wǎng)最近賣得快,該備貨的趕緊去。
拿不準什么時候下雨的,多留意村里的大喇叭預報。
地里的活計等不得,早一天準備,少十分風險。
有人覺得天氣年年有,沒啥大不了,這種想法要不得。
去年隔壁村沒防旱,玉米減產(chǎn)兩成,現(xiàn)在后悔來不及。
眼下最要緊的,檢查灌溉設備,把水渠清淤通開。家里勞動力少的,趁早聯(lián)系村里互助隊,別耽誤農(nóng)時。我知道大家種地不容易,可老天爺?shù)钠獾庙樦鴣怼?/p>
該澆水澆水,該遮陽遮陽,人勤地才不懶。
最后說一句,地里的收成,從來都是看天吃飯,更是靠人打算。接下來三天,趕緊動起來,別讓伏旱鉆了空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