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長沙暴雨后,湘江邊釣起黑黃相間“怪魚”刷爆群聊。有人調侃“十年禁漁養出外星魚”,更多人心里犯嘀咕水質是否出問題。江面確實熱鬧,監測數據顯示長江魚類資源量比禁漁前猛增180%。
鳤魚從鄱陽湖擴散到湘江,游動范圍拓寬200公里,絕跡二十年的魚也回來了。橘子洲頭能看見黑壓壓魚群連成片,71種魚類清單比五年前多出半倍。
可釣魚圈最近有點慌,三月誤釣二級保護動物鳤魚,釣友嚇得趕緊放生。
七月這條“黃黑怪魚”更讓老釣友犯難,不知該下竿還是該報警。
開福法院案卷顯示,今年光涉漁公益訴訟就有66起,偷捕手段很隱蔽。有人扛著“休閑垂釣”竿,包里卻藏著泥鰍活餌,凌晨三點在監控盲區下網。
環保志愿者老周說,魚群暴增像放大鏡,照見生態活了但污染毛病沒斷根。中科院報告提過,鳤魚專挑潔凈水域繁殖,暴雨后“變色魚”暗示污染風險。執法艇日夜巡江,可湘江163公里岸線長,管起來實在不容易。
禁漁成果守不守得住,要看工廠排污管、釣魚人自覺、老百姓監督眼。
當魚群多到染黑水面,釣起“怪魚”不知如何是好,這是生態答卷也是考題。十年禁漁讓魚多了,可有些人心里的貪婪,比魚群增長還讓人憂心。江里的波瀾提醒我們,生態修復不是終點,而是新平衡的起點。
網友說得對,魚護好了,人心的“禁漁”更得做好。
現在該干啥?
釣魚別用怪餌料,發現偷捕趕緊打電話,護江靠大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