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技能人才培養的關鍵陣地,江蘇省高郵中等專業學校以江蘇省職業教育德育特色學校建設為契機,歷經3年攻堅探索、11年深耕實踐,成功打造出“價值引領、機制保障、生態課堂”“三位一體”的“樂成德育”體系,為職業教育德育改革提供了寶貴經驗。
“樂成德育”體系以“愿意成功、享受成功”為精神內核,創造性地將積極情感融入德育實踐。“樂”字象征著驅動學生成長的不竭動力,讓德育過程充滿溫暖與希望;“成”字錨定育人方向,將抽象的德育目標轉化為清晰的行為準則。該體系致力于培養“四好”人才,即在校做好學生、在家做好子女、在職做好員工、在社做好社會成員,為學生的終身發展筑牢道德根基。
價值引領:錨定“四好”育人目標,激活成長新動能
學校立足國家發展戰略,深度對接學生成長需求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脈搏,構建起靶向清晰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圍繞“樂成德育”內涵,將育人目標系統解構為“好學生、好子女、好員工、好社會成員”四大維度,并制定了《“四好”育人實施方案》和學生序列化成長標準,讓德育培養從抽象理念轉化為可量化、可落地的成長路徑。通過“角色場景化—標準數據化—實踐項目化”的設計,形成“個體發展—家庭責任—職業素養—社會價值”層層遞進的育人邏輯,實現德育目標從“模糊務虛”到“精準務實”的質變躍升,讓每名學生在具象化的成長坐標中激發多元潛能。
機制保障:構建“四方聯盟”,實現協同育人
學校創新打造校家企社“四方聯盟”,以“共建、共享、共管、共贏”為核心理念,搭建起多維協同育人機制。通過成立家長學校、企業訂單班、社區志愿服務站等特色平臺,織密校家企社共育網絡。每年開展2次“千師進萬家”家訪活動、4次家長學校授課活動、8次家校溝通活動,推動育人資源深度融合。推行校企“雙導師制”,企業師傅傳授精湛技能,學校導師塑造職業品格,實習雙線評價助力學生成長成才;在社區中,依托“樂成”志愿者團隊、“雷小鋒義賣”、“運河環保”、非遺工坊助教、“郵文化使者”等實踐項目,在真實生活場景中深化責任教育。
為了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學校創新實施同伴評價、教師評價、家長評價、師傅評價等多元評價方式,從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學習情況等多個維度對學生進行全面、客觀、公正的綜合評價。同時,通過建立詳細的學生綜合素質成長檔案,以圖文、視頻等豐富形式,全面記錄學生個體成長軌跡,為實現對學生發展的精準追蹤和個性化指導提供了有力依據,真正做到“一生一檔,因材施教”。
數字賦能: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育人新生態
學校以數字校園建設為核心驅動力,構建起全方位、立體化的育人新生態。
在課堂教學方面,學校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通過搭建云教學平臺,整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職業素養等課程資源,讓學生突破時間與空間限制,隨時隨地獲取學習內容;同時,借助APP、微信公眾號等信息化平臺,實時推送“四好”育人活動成果,將德育元素巧妙融入日常學習場景,讓德育工作變得更具吸引力與感染力。
在德育工作推進方面,學校充分發揮信息化手段優勢,依托大數據平臺,打破學校、家庭、企業與社會之間的溝通壁壘。通過“樂成德育APP”,實時采集學生行為數據,并自動生成直觀的“‘四好’雷達圖”,精準分析學生德育發展狀況,從而實施個性化德育干預策略。
碩果盈枝:育人質量與辦學水平雙提升
學校通過構建“樂成德育”體系,實現育人質量與辦學水平雙提升。
在育人質量提升方面,學校畢業生的升學率與畢業去向落實率保持在較高水平。學生化身賽場“摘星人”,在國家、省、市級賽事中披荊斬棘,獲得獎項400余項,獲得國家專利88項,以硬核實力彰顯學校出色的育人質量。
在辦學水平提升方面,學校近20項省級課題順利結題,且成果頻頻獲得省級獎項;150余篇學術論文在各大平臺發表,12部素質教育教材成冊發行,為職業教育發展提供理論與實踐支撐;國防教育特色學校等多項榮譽稱號熠熠生輝。
“樂成德育”不僅是江蘇省高郵中等專業學校的一張亮麗名片,更是新時代職業教育德育創新的生動實踐。未來,學校將深扎職教沃土,讓德育基因融入技能培養全鏈條,為培養“眼中有光、手中有技、心中有愛”的新時代職教人才貢獻更多智慧,為制造強國、文化強國建設筑牢人才之基。
(吳榮平 周劍)
《中國教育報》2025年07月07日 第06版
作者:吳榮平 周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