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林海亮
近日,在廣東省中山市南頭鎮商會訴調對接工作站(以下簡稱“工作站”)的調解室內,法官與商會調解員坐在電腦屏幕前,通過視頻與身在異地的原告、被告雙方進行線上溝通,高效地完成了三起商事糾紛案件的調解。這是發生在工作站內的一幕。而同一棟樓內,與調解室僅一墻之隔的,便是廣東省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南頭商事巡回法庭。
南頭鎮作為“中國家電品牌基地”和“廣東省家電產業集群升級示范區”,依托交通樞紐優勢,形成以家電制造為核心的產業鏈集群,現有各類企業6000多家。伴隨活躍的區域經濟出現的是頻發的商事糾紛。在這個工業重鎮里,一支為民營企業紓困解難的“司法+行政+行業商會”商事巡回法庭隊伍廣受贊譽。
廣東省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法官深入走訪被查封的廠房,清點被執行企業的機器設備 供圖 廣東省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
“楓”景融入“快車道”
“真沒想到,商事巡回法庭這么快便解決了這起糾紛。這比我之前的預想好太多了。”不久前,中山二院商事巡回法庭法官吳婷得到東莞某公司負責人的贊譽。東莞某公司與中山某酒店于2021年9月簽訂買賣合同,雙方約定,某公司為酒店提供沐浴隔斷供貨及安裝服務,并交納保證金2萬元。2023年4月,工程竣工并完成驗收后,酒店沒有按約支付工程款,并退還保證金。雙方因此發生爭議。
收到案件后,為了又快又好處理糾紛,考慮到案件標的額不大,承辦法官吳婷將案件委托至工作站。調解中,雖然被告承認欠款事實,但堅稱公司因資金周轉困難,無法立即還清欠款。對此,吳婷迅速幫助被告制訂分期還款計劃,并耐心勸解原告接受被告資金周轉困難的現狀和分期還款的誠意。考慮到原告主要營業地在東莞,往返不便,吳婷啟動線上“云調解”模式。很快,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她當庭向雙方發送司法確認裁定書。這只是中山二院利用信息化平臺在南頭鎮推行“司法+行政+行業”多元解紛機制中的一個例證。
2023年6月,針對南頭鎮中小制造企業涉合同糾紛、知識產權糾紛頻發的特點,商事巡回法庭正式揭牌,落戶在工作站。巡回法庭在提供定制化服務的同時,與當地工商聯和商會等部門建立協作機制,開通涉企案件“綠色通道”,對合同、知識產權侵權等糾紛優先立案、快速分案。同時,對勝訴企業的回款需求,巡回法庭采用“查凍扣一體化”措施,平均執行周期縮短至30日。
訴調攜手見“楓”景
“您能否申請解除對我公司賬戶的凍結,讓公司正常運營。”“不行,萬一你再賴賬怎么辦?”在南頭商會調解室里,雙方當事人劍拔弩張。2023年,中山市某知名混凝土企業在與佛山市某管理公司簽訂《商品混凝土購銷合同》后,如約履行供貨義務。然而,截至2024年5月,管理公司已拖欠混凝土公司貨款達204萬元。盡管混凝土公司多次催討,管理公司始終未能按期支付。無奈之下,混凝土公司訴至法院。
為有效化解糾紛,中山二院黃圃人民法庭與工作站聯合調解。在法官指導下,資深調解員梁錦星組織雙方企業負責人面對面溝通。因企業負責人各執己見,調解工作陷入僵局。法官敏銳地捕捉到關于雙方以前在業務合作期相互幫助及目前企業資金周轉困難的事實,召集雙方坐在一起,心平氣和地分析利弊。最終,雙方簽署了分期支付款項的調解協議。該案例入選“全國工商聯2024年百佳商會調解典型案例”。
在巡回法庭,類似的情景每天都在上演。“法院+商會”聯動機制“雙贏”效果明顯:對于牽涉面廣、案情復雜的訴訟,巡回法庭聯合商會通過“會商制”在10天內能調解結案。對于簡單的糾紛,當事人主動向商會申請調解后,最快一天便能達成和解協議。近三年來,通過委派調解和商會行業自治化解糾紛數量達35882件,調解結案數量為31541件,化解爭議金額數億元。
精耕細作展“楓”彩
2022年3月,胡先生與中山市某印刷公司約定,胡先生為某印刷公司提供貨物光模原材料。令胡先生意外的是,截至2023年3月,某印刷公司僅支付貨款3445元,還拖欠44000元貨款。胡先生多次催討后,某印刷公司仍然未能支付。2023年9月,胡先生訴至法院。2024年1月,中山二院判決某印刷公司向其支付貨款及逾期利息。判決生效后,某印刷公司未主動履行判決義務。胡先生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2024年7月,某印刷公司負責人發現公司賬戶被查封后,向中山二院提出再審申請。立案庭收到申請后,承辦法官黃俊慧立即聯系雙方當事人。交談中,黃俊慧發現雙方均有調解意愿。在征得雙方當事人同意后,黃俊慧和調解員立即組織當事人開始調解。黃俊慧發現糾紛癥結在于一筆5000元款項的支付確認和賬戶凍結影響公司運營的問題。于是,黃俊慧啟動快調機制。當事人坦誠交換意見后,迅速進入執行和解“快車道”。某印刷公司當場支付貨款。胡先生還撤回了再審申請,并向法院申請解除對某印刷公司銀行賬號的凍結。
在黃俊慧看來,把調解工作貫穿到立案、審判、執行各環節,既有利于從源頭化解糾紛,也有利于減輕企業訴訟成本。如今,中山二院這種“快、智、精、深”多元化解決糾紛的“南頭經驗”已結出豐碩成果,截至2025年3月,該機制已成功化解商事糾紛1384起,化解爭議金額超1.6億元,調解成功率達98%。
據悉,中山二院下一步將緊緊圍繞廣東省委、省政府《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進一步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的要求,以創建“楓橋式人民法庭”為抓手,在維護法治化營商環境中銳意進取,為粵港澳大灣區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
本期封面及目錄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中國審判》雜志2025年第11期
中國審判新聞半月刊·總第369期
編輯/孫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