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7月3日正式上市的小鵬G7,最鮮明的標簽是全球首款L3級算力AI汽車,其直接叫板特斯拉Model Y(參數丨圖片),而并非當下“7”團當紅炸子雞小米YU7。】
撰文|李溯婉、編輯|禾 子
小鵬汽車掌門人何小鵬在G7上市發布會上收放自如。
被員工稱為“大師兄”的他,無論是在視頻里,與身高差不多1.9米的斯蒂芬·馬布里一同試駕了小鵬G7以及一起打籃球的場景;還是在活動現場與央視名嘴朱廣權渾科打諢,例如打開車前蓋下可以養魚的儲物箱,戲謔自己就是老板,上班時不可以渾水摸魚;以及公布G7起售價為19.58萬元時,所客串模特的畫面,都呈現出松弛、自信的狀態。
這與小鵬汽車進入上行通道密不可分。“內卷、智駕、情緒”,這是何小鵬對于2025年上半年總結出來的三個關鍵詞。他在G7發布會結束后接受采訪時談到:“大家在去年就看到小鵬的經營能力,每個季度都在提高,雖然今年二季度的財報還要過一兩個月才能發布,但是我們看到的數據會非常好。G7的經營能力會不錯的,而且是相當不錯。我們不是卷價格,我們是在更好的經營、更好的品質下選科技,把越高的科技做得越強,這是非常重要的目標。”
在最卷的車市里迎難而上
成立于2014年的小鵬汽車,經歷了中國汽車行業最卷的時期。上百家車企在市場大浪淘沙中被淘汰出局,而小鵬汽車也并非一帆風順。創業初期,沖在前面的是小鵬汽車聯合創始人夏珩,這位畢業于清華大學的理工男在未拿出產品前,N次彈著吉他抒發造車的激情,何小鵬當時則以投資人的身份在背后托舉。在沒有工廠、沒有生產資質的情況下創業,個中艱辛唯有他們自知。直至2017年,當時亮相的小鵬工程樣車依然很粗糙。就在這一年,何小鵬辭去阿里高管的職位,正式出任小鵬汽車董事長 ,加快整合“鵬友圈”資源,2018 年請來摩根大通亞太區投行主席顧宏地擔任小鵬汽車“錢途”操盤手。同年,小鵬汽車推出由海馬汽車生產的首款車型小鵬G3。
這些年來,如同諸多新勢力車企的掌門人一樣,何小鵬也經歷過無數個艱難的時刻,包括在產品、人事、營銷等方面皆遇過難題。面對巨大的壓力時,“大師兄”在企業里也曾有過大發雷霆的一面。
不過,何小鵬每次都能迎難而上。他于2023接替夏珩出任小鵬汽車法定代表人,扛起更大的責任,加快變革的步伐。“從2022年底到今年四季度前,這三年我覺得小鵬還是有涅槃式、脫胎換骨式的變化。大概從今年四季度會看到小鵬進入快速發展期。我們過去調整的組織、戰略、規劃、經營、供應鏈,基本上你能夠想到一個企業要做的事情,我們都做了很多的調整。”何小鵬如是說。
通過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快芯片等技術研發,高薪挖來車圈鐵娘子王鳳英等高端人才,主動出擊與大眾汽車聯姻,陸續推出MONA M03等新車型,以及加快“出海”等,小鵬汽車逐漸守得云開見月明。
2025上半年,小鵬汽車累計交付19.72萬臺,雖然在銷量上落后于零跑和理想,但超越自己去年全年的交付量,且MONA、小鵬P7+和X9連續多月獲得同級別銷量冠軍。與此同時,小鵬汽車在海外市場也加快步伐,目前已覆蓋全球46個國家和地區,海外累計銷量突破18701臺,同比增長217%,并在新加坡、丹麥、挪威等海外10國都取得了中國新勢力品牌銷量榜第一的成績。
但是,在車市的洶濤駭浪中,小鵬汽車依然面臨嚴峻的挑戰,前面有比亞迪、特斯拉這樣的新能源巨頭擋道,左右有理想、零跑、小米、問界等強勁的新勢力競爭對手,留給虧損逾十年的小鵬汽車突圍的時間和空間并不多,其必須要強化“智能科技”的標簽,力爭在今年內實現盈利。在今年下半場,全新AI智能家庭SUV小鵬G7肩負重任而來。
小鵬G7與Model Y刀光劍影
與小米YU7上市時間相差一周的小鵬G7顯然有點吃虧,在小米YU7 三分鐘大定突破20萬輛的強沖擊波下,沒有任何一款新車能接得住場。小鵬G7盡力避開小米YU7的鋒芒而將火力對準Model Y。
小鵬G7新車共推出602長續航Max、702超長續航Max、702超長續航Ultra三個版本,指導售價分別為19.58萬元、20.58萬元和22.58萬元。何小鵬毫不遮掩地將Model Y視為小鵬G7的競爭對手,從科技、安全等多個維度對標售價為26.35萬元的Model Y。
在小米YU7未上市之前,整個純電SUV在20-30萬里面真正銷量的冠軍是特斯拉Model Y,這款車型從2021年元旦在華銷售以來,面對最卷的新能源車市,其在沒有像中國車企這么快更新迭代的情況下卻能做到長盛不衰。在這個過程中,眾多車企的純電SUV都紛紛對標Model Y,但在銷量上始終難以超越。
新車小鵬G7又一次向Model Y發起猛烈的攻勢,其最大的亮點是全球首款L3級算力AI汽車。小鵬G7 Ultra首發搭載3顆圖靈AI芯片,是全球首顆同時應用在AI汽車、AI機器人、飛行汽車的芯片,并專為AI大模型定制。整車有效算力高達2250TOPS,躍居全球第一,是行業旗艦的3-28倍。
基于全球第一的有效算力,小鵬G7全球首發搭載VLA+VLM大模型。其中,VLA-OL模型構建了“運動型大腦+小腦”的智駕架構,同時具備持續強化學習能力。不僅讓汽車主動思考、理解世界,未來還將進化到自主強化學習,讓大模型持續進化,這為小鵬邁向L4/L5級無人駕駛奠定技術根基。除此之外,小鵬G7還搭載“追光全景”抬頭顯示、“857”三電、太極AI底盤、超級增強AEB等硬核科技與配置。
有的專業新名詞,不僅讓臺上的朱廣權調侃一時搞不清,連一些汽車媒體人都感嘆聽不懂,好像落下一年語文課。
如何強化“智能科技”這一標簽,何小鵬開足火力,甚至有些用力過猛。例如,小鵬汽車內部在討論如何讓云上基座模型VLA通過蒸餾方式部署到Max 版本,Ultra和Max車主都能享受到云端超大模型帶來的性能升級。還有,在自動緊急剎車系統AEB上,小鵬汽車投入了很多資源,并還在做AES,何小鵬甚至讓這一項目負責人婷婷為研發時間節點立下軍令狀。小鵬自動輔助駕駛團隊、AI團隊做了一大堆轉型,包括本地芯片、云端芯片,從純視覺邏輯,到Foundation Model的變革,做了很多架構層變化,為未來的技術升級鋪路。
為了加快智能化步伐,何小鵬在今年 2月還前往華為,并與華為創始人任正非進行了閉門交流。如今,小鵬 G7首次搭載了與華為合作的HUD。何小鵬稱,這是雙方在軟、硬件上共同努力的結果,未來還不斷升級,G7之后還會有更多產品用上HUD。
小鵬與小米“兩小無猜”?
僅從科技上突圍也許還不夠,這是小米YU7上市一小時大定訂單就超過Model Y一年銷量的火爆現象給予何小鵬以及其他車企掌門人的解題新提示。
小鵬G7 與 小米YU7 雖定位為同級別SUV車型,但兩者在核心設計方向上存在差異化策略。“我們的G7跟YU7屬于兩個賽道、兩個品類的產品,我們偏向于家庭用戶,更加強調科技屬性,我們對未來科技體驗能力也是非常強的,包括舒適空間都是這款產品非常長的長板。小米YU7更偏向于顏值、操控能力,這是我認為小米YU7的長板。”小鵬汽車G7產品負責人 Nick稱,YU7不只是產品力非常強,而且是長板非常長的一款車型,之前市場產品更偏向于“水桶車”狀態,但隨著95后、00后大量進入市場之后,他們不僅需要一款沒有短板的車型,而且需要的是長板非常長的車型。
小米YU7創造了中國車市上的神話,多少對于小鵬G7有一定壓力。何小鵬提到,小鵬G7在3分鐘的訂單量也很不錯,原本小鵬汽車想宣傳一下,但想到小米YU7的20萬,好像怎么宣傳都不行。
隨后,小鵬汽車微博宣布小鵬G7在9分鐘大定突破1萬臺。這雖然也算不錯的成績,但與小米YU7相比差距懸殊。小米和小鵬不約而同計劃在今年下半年扭虧為盈,YU7訂單火爆,令小米離這一目標漸行漸近,而小鵬G7能否大賣,這對于小鵬今年是否實現盈利也至關重要。
小米YU7的火爆,讓何小鵬進一步意識到從產品到營銷為用戶提供情緒價值的重要性。小鵬G7正朝情緒價值的方向努力。洞悉年輕家庭用戶對顏值、空間、舒適的需求,小鵬G7打造內外兼修的全能王的形象,化身為有愛的空間怪獸,這由多達39處收納細節的貼心設計可見一斑。此外,小鵬G7不僅有專屬紙巾盒磁吸位置,還有5.9L電子密碼手套箱、無級懸停磁吸桌板等,也盡力為用戶提供不同的體驗和情緒價值。
而小鵬G7與小米YU7在營銷上的差距,是不是差了一個雷軍?為了讓小鵬G7能夠熱銷,何小鵬也在改變并有備而來。“按照PR同學的說法,恨不得我長高點可以打籃球,歌唱好一點可以唱歌,這是創始人的情緒價值吧。所以,我們現在既要把科技做好,還要把顏值、藝術做好,以及把情緒做好。我覺得營銷跟做產品一樣都要做好。中國的市場跟全球市場也差不多,全球市場比較大的科技企業像英偉達、特斯拉、谷歌,都是科技和創始人的人文、精神、情緒的指引,這種思考邏輯會成為全球一段時間內的主流,我們也是在過程當中學習和成長的。大家會慢慢看到,明天后天我們會有很多新的不一樣的打法。”何小鵬如此感嘆。
下一個階段,小鵬汽車將如何發展?毫無疑問,這家車企還將在技術創新上源源不斷投入,例如,從2020年開啟芯片研發以來,至今已投入幾十億元,但芯片里面依然有軟件、硬件、生態、編輯器等好多問題待解。越做芯片,何小鵬越覺得這條路很難,但是非常有價值,要堅持走下去。
何小鵬認為小鵬汽車未來要提高四個能力:第一,更全面的技術能力,在過去的時間里,中國很多汽車公司是做縱向,比如自動駕駛是縱向全域開發,未來是縱橫全域開發;第二,更強的組織能力,擁有最優秀的人才跟最優秀的管理方式;第三,更好的商業化能力,不光是省錢,更多是賺錢,不光是品牌,還要有情緒,不光是質量,還要有品位;第四,全球化的綜合能力。
“下一個五年、十年,中國汽車行業會有巨大的變化,中國汽車公司會留下幾家特別酷跟特別強的公司。我們希望那時候不內卷,不天天吵架,大家都很開心。”已帶領小鵬汽車走出低谷的何小鵬,逐漸變得松弛和淡定起來。
點評
短時間內,小鵬G7要在銷量上超越Model Y有一定難度,要追上小米YU7則更難。不過,如果小鵬G7的銷量還不錯,小鵬汽車有望在今年內實現盈利,一旦這樣,小鵬汽車扭虧為盈花了11年,而特斯拉花了17年,從這一角度看,何小鵬在盈利時間表上贏了他的造車啟蒙老師馬斯克。為了更好地推銷G7,連作為直男的何小鵬也變得幽默起來。左手是科技,右手是藝術,品質是基礎,情緒是高度,他逐漸找到新的打法和技巧,一方面努力朝雷軍這樣頂流的流量王靠近,另一方面在為用戶提供情緒價值的過程中爭取更多“糧草”去持續推進科技創新,希望有一天超越馬斯克成為科技“鯤鵬”。
(本文系《禾顏閱車》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