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知譚商業
作者|知譚君
從新能源汽車到光伏、鋼鐵、水泥,再到鋰電,“反內卷”的趨勢正逐步向各個產業蔓延,如今也吹進了化工行業。
7月3日,國內瓶級PET(聚酯瓶片)龍頭企業萬凱新材發布公告,稱根據當前行業整體狀況及公司生產經營需要,決定自近日起有序調減PET生產計劃,并同步開展設備檢修維護,以確保復產后設備運行效率。本次減產涉及PET產能達60萬噸,占公司總產能的20%,預計將對公司整體經營業績產生較大影響。后續復產安排將視設備檢修進展和市場行情統籌制定。
早在今年4月,萬凱新材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就曾指出,受聚酯瓶片新增產能集中投放影響,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2024年行業平均加工費同比下降超30%。盡管公司整體產銷量保持穩定,但受市場行情拖累,加工費下滑顯著,導致公司2024年毛利及毛利率出現大幅下滑。
財報顯示,萬凱新材2024年遭遇業績“雙降”:實現營收172.32億元,同比下降1.71%;凈利潤虧損3億元,同比驟降168.72%。毛利率也由上年同期的4%大幅下滑至0.86%。進入2025年,公司經營形勢仍未明顯好轉。一季度營收同比下滑7.74%,歸母凈利潤雖同比增長5.92%,但主要受益于政府補助及金融資產變動收益;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則同比下滑48.22%。
行業層面同樣承壓。據統計,截至2024年,中國聚酯瓶片產能已突破3000萬噸,而實際市場需求僅約為2500萬噸,產能過剩高達500萬噸,供需失衡使行業整體利潤率持續下行,部分企業甚至陷入“每噸虧損200元”的困境。
在此背景下,自2025年6月起,包括萬凱新材在內,逸盛石化(由恒逸石化與榮盛石化合資組建)、華潤材料等多家企業相繼發布減產計劃,累計減產量約256萬噸。截至2025年6月,中國聚酯瓶片總產能約為2058萬噸,本輪減產占比約12.4%。隨著減產推進,行業整體開工率將大幅下降,供給端壓力有望緩解。
除調減國內產能外,萬凱新材也在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截至2024年底,全球PET瓶片消費中,海外市場需求占比達75%,而產能僅占52%,供需缺口逐年擴大,為中國企業出海提供了廣闊空間。同一時期,萬凱新材境內銷售毛利率僅為0.4%,而海外銷售毛利率則達1.65%。
為進一步增強全球競爭力,萬凱新材于2025年4月21日發布公告,宣布通過全資子公司重慶萬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印度尼西亞投資建設海外聚酯瓶片生產基地。該項目規劃產能為75萬噸/年,總投資額為20.2億元人民幣。2023至2024年間,萬凱對印尼的出口量已占印尼PET進口總量約40%。此次在印尼設廠,有望充分利用當地能源、運營效率、原材料供給及投資優惠政策等多重優勢,降低運輸成本、縮短交付周期,并提升客戶滿意度與市場響應速度。
除了印尼市場,萬凱新材在墨西哥也實現了重要突破。2025年5月29日,墨西哥對華PET反傾銷案作出終裁,萬凱新材及重慶萬凱成為唯一獲得零關稅裁定的中國企業。這是中國企業首次在墨西哥類似反傾銷調查中獲得零稅率裁決,具有標志性意義,為公司進一步拓展北美市場奠定了堅實基礎。
上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