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明見局
作者|周敘
當多數同齡人還在為高考拼搏時,深圳少年魏思遠已走出了一條獨特的人生軌跡。
作為寶安中學(集團)龍津中學應屆畢業生,他同時運營著思行智遠科技公司,在高二便投身無人機創業領域,用實際行動打破了人們對“學生”身份的固有認知。
端盤子、送外賣攢出第一桶金
據悉,魏思遠的創業基因早在初中時期便開始萌發。機甲大師賽的賽場上他與伙伴并肩作戰,對無人機技術的熱情如星火燎原。
進入高中后,校園豐富的科創資源成為他成長的沃土,機器人課程不僅拓寬了他的技術視野,更讓他萌生了將創意轉化為產品的念頭。
2024年,高二的魏思遠毅然踏上創業征程。面對資金短缺,他選擇 “零辦公室” 的輕資產模式,臥室充當研發室,網絡平臺成為銷售窗口。
為籌集啟動資金,他白天在教室伏案學習,夜晚化身外賣騎手穿梭街巷為創業夢想付出勞動。在產品研發階段,他帶領團隊從底層電路設計到飛控程序編寫,全流程自主攻堅。
他們精心打磨每一個細節,對電路板的布線反復優化,確保信號傳輸穩定;在飛控算法上不斷嘗試新的思路,提升無人機的飛行穩定性與操控精準度。
歷經無數次調試與優化,終于推出了首款消費級無人機產品。這款無人機具備高清拍攝功能,能滿足普通消費者記錄生活的需求,其小巧便攜的機身設計,方便用戶攜帶外出。去年10月,產品一經推出便成功打開歐洲市場,收獲5萬元 “開門紅”,初顯市場潛力。
公司成立一年,向母校捐贈10萬
魏思遠的商業思維遠超同齡人。在與供應商談判時,他能精準剖析市場需求與盈利模式,用專業態度贏得合作方認可;面對團隊成員,他以謙遜姿態凝聚力量,打造出高效協作的初創團隊。
據悉,目前他的公司已擁有11名員工,團隊成員年齡跨度較大,其中不乏經驗豐富的30多歲資深從業者。在團隊管理中,魏思遠充分尊重每一位成員的意見,遇到技術難題時,他會虛心向技術骨干請教,共同探討解決方案,營造出濃厚的技術交流氛圍。
據媒體報道,家庭與社會的協同支持讓他有了極大的信心。母親憑借外貿經驗,協助公司打通跨境電商渠道;母校寶安中學開放實驗室,成為技術研發的 “試驗田”。
這份培育之恩,魏思遠始終銘記于心。在公司發展步入正軌后,他毅然向母校捐贈10萬元,用于建設環衛工人休息室,希望為默默付出的校園后勤人員提供一個舒適的休息場所,以實際行動回饋母校。
此外,寶安區科創部門積極協調,提供產業園區資源,讓公司順利完成從家庭作坊到正規辦公場所的蛻變。多方合力構建的生態系統,讓少年創業者得以快速成長。
近期,在寶安區科創部門的牽線搭橋下,其公司順利搬遷至寶安區福永意庫,享受租金優惠等政策扶持,進一步降低了運營成本,為公司發展注入新動力。
學業與創業的雙線進化
通過自主招生進入高校后,魏思遠選擇在學業與創業間尋找平衡。
目前公司業務穩步拓展,除了現有的消費級無人機持續在海外市場熱銷,月銷量保持穩定增長外,魏思遠還將目光投向更具潛力的垂直領域。他計劃聚焦無人機技術創新,瞄準農業等行業,研發高性價比的智能化產品。
他展示了一款正在開發的平價農業無人機樣機,這款無人機配備了高精度的農藥噴灑系統,能根據農田的實際情況精準調節噴灑量,既提高了農藥使用效率,又避免了過度噴灑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同時,它還搭載了高清的農田監測攝像頭,可實時回傳農田的生長狀況,幫助農民及時發現病蟲害等問題。魏思遠希望通過這類產品,用科技為傳統行業賦能,實現科技服務大眾的愿景。
這位18歲CEO的故事折射出時代的創新活力。在政策支持與科技浪潮的推動下,越來越多年輕人敢于突破常規在創業賽道上書寫傳奇。魏思遠的探索或將激勵更多少年打破邊界,在學業與事業的交織中創造出屬于自己的無限可能。
(內容來源于網絡公開信息,請謹慎辨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