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處人跡罕至的斷崖上,國外探險隊意外發現一塊布滿神秘符號的古老石刻,線條粗獷卻極具規律,顯然并非自然形成。
他們遍尋本國專家卻無果,最終將目光投向中國。
令人震驚的是,中國專家只看了一眼,便脫口而出一句話,讓現場瞬間安靜!這些“天書”般的文字,竟與中國某種古老文字高度契合?
東漢章帝駕崩后,年幼的漢和帝即位,朝政大權落在了竇太后手中。
竇太后有個哥哥叫竇憲,這人脾氣火爆,仗著妹妹是太后,在朝廷里橫行霸道。
竇憲最怕的就是有人分他的權。
都鄉侯劉暢長得英俊瀟灑,竇太后對他頗有好感。
竇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想來想去,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暗中把劉暢給殺了。
消息傳到竇太后耳朵里,她氣得渾身發抖。
自己的親哥哥竟然如此狂妄,連她看重的人都敢殺。
竇太后二話不說,把竇憲關進了宮里。
被關起來的竇憲慌了神。
他是個粗人,平時打打殺殺慣了,哪懂得宮廷里的彎彎繞繞。
他越想越怕,覺得妹妹這次真要收拾他了。
正當竇憲在宮里如坐針氈的時候,北方傳來了消息。
原本統一的匈奴分裂成了南北兩部。
南匈奴想跟漢朝做朋友,搞點生意往來。
北匈奴不干了,還是想繼續搶劫漢朝邊境。
兩邊談不攏,北匈奴就動手打南匈奴。
南匈奴打不過,趕緊向漢朝求救。
竇憲一聽,機會來了!他馬上向妹妹請戰,說要帶兵去打北匈奴,將功贖罪。
竇太后心軟了,她知道哥哥確實會打仗,就答應了他的請求。
永元元年,竇憲被任命為車騎將軍,帶著漢軍主力出征了。
他手下不光有漢軍精銳,還有南匈奴、烏桓、羌族的聯軍。
這支龐大的軍隊浩浩蕩蕩地向北進發。
稽落山一戰,竇憲打得北匈奴措手不及。
漢軍騎兵像風一樣席卷戰場,北匈奴軍隊被打得七零八落。
這一仗下來,北匈奴死了一萬三千多人,被俘的更是數不清。
竇憲沒有停下腳步。
他命令部隊繼續追擊,一路殺進匈奴腹地。
漢軍所到之處,匈奴部落紛紛潰散。
士兵們找到了匈奴老單于的墳墓,一把火燒了個精光。
北匈奴的王公貴族被殺得血流成河,他們的血被涂在漢軍的戰鼓和刀劍上。
這場戰爭的規模雖然比不上當年衛青、霍去病的遠征,但意義卻一點不小。
從漢高祖開始,漢朝跟匈奴打了一百多年,終于在這一刻畫上了句號。
北匈奴被徹底打殘了,再也沒有力量威脅漢朝邊境。
竇憲的隊伍里有個特殊的人物,就是大史學家班固。
這位寫《漢書》的大文豪,跟著軍隊一路北上,親眼見證了這場歷史性的勝利。
班師回朝的路上,大軍經過燕然山。
竇憲站在山頂,望著茫茫大漠,心中感慨萬千。
他決定在這里刻石紀念這次勝利。
班固接到任務后,提筆就寫。
他在銘文里詳細記錄了這次戰爭的經過:竇憲是誰,帶了多少兵,在哪里打的仗,殺了多少敵人。
他還特別強調,這次勝利洗刷了漢高祖、漢文帝當年被匈奴欺負的恥辱,為大漢開疆拓土,揚我國威。
《封燕然山銘》就這樣誕生了。
工匠們把班固寫的每一個字都刻在了燕然山的石壁上。
這塊石刻成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邊塞紀功碑。
時間一晃就是一千多年。
到了近代,面對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一些中國人開始懷疑自己的歷史。
他們說,史書上寫的那些輝煌戰績,會不會都是古人吹牛?竇憲真的打敗過匈奴嗎?班固真的在燕然山刻過石嗎?
想要回答這些質疑,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到那塊石刻。
問題是,一千多年過去了,滄海桑田,燕然山早就改了名字,誰知道它在哪里?
清朝的時候,左宗棠的部下張曜在新疆天山一帶找到了一些石刻拓片的殘片。
這些殘片上的文字跟史書記載的《封燕然山銘》很像。
這個發現讓人們看到了希望,但光有幾片殘片還不夠,真正的石刻在哪里呢?
1990年的一天,蒙古國的兩個牧民兄弟在杭愛山放牧時遇到了暴雨。
他們躲到一處山崖下避雨。
這個山崖很特別,上面大下面小,正好能擋風遮雨。
雨停了,太陽出來了。
兄弟倆借著陽光打量這個臨時避難所,突然發現崖壁上有一些奇怪的痕跡。
消息很快傳開了。
蒙古國派專家來看,可是看了半天也不認識這些字。
他們判斷這應該是漢字,于是聯系了中國的內蒙古大學。
齊木德道爾吉教授收到照片和拓片后,開始仔細研究。
他發現這些文字是標準的隸書,應該是唐朝以前的東西。
隨著資料越來越多,教授越看越激動,這些文字跟《封燕然山銘》太像了!
2017年7月,齊木德道爾吉和高建國兩位教授帶著工具來到蒙古國。
他們要親自去看看這塊石刻。
到了現場,情況并不理想。
石刻在離地4米高的地方,經過一千多年的風吹日曬,字跡已經很模糊了。
正當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又下雨了。
雨過天晴后,奇跡出現了。
雨水把石壁沖洗得干干凈凈,陽光照在上面,字跡變得清晰可見。
考古隊員們搬來腳手架,拿著《后漢書》爬上去對照。
結果讓所有人激動不已——石刻上260個字,他們認出了220個,內容跟史書記載的《封燕然山銘》完全吻合!
2017年7月31日,齊木德道爾吉教授正式宣布:這就是班固親手寫的《封燕然山銘》真跡!消息傳出,在場的中國專家都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穿越千年時空,當年竇憲和班固刻在石頭上的文字,今天依然在訴說著那段輝煌的歷史。
這塊石刻不僅證明了史書記載的真實性,更讓我們看到了祖先的智慧——把重要的事情刻在石頭上,讓歷史永遠不會被遺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