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皮膚藏陷阱:未成年人游戲詐騙背后,1 元購 10 游戲幣與千元限定皮膚的消費誘惑如何催生 6 萬司法凍結騙局?
暑期游戲熱潮中,
免費送皮膚
的幌子正將未成年人從
1
元購
10
游戲幣的消費陷阱到
6
萬元司法凍結的恐嚇,低齡玩家為何屢屢中招?
1元購10游戲幣的誘惑:限定皮膚成詐騙突破口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暑期來臨,玩游戲成為不少孩子休閑放松的選擇,一款適應年齡為 8 歲以上的手機網絡游戲深受中小學生喜愛。玩家可在游戲中組隊闖關、語音聊天,還能通過 “開盲盒” 為游戲角色更換皮膚?!伴_盲盒” 需花費游戲幣,1 元人民幣可購買 10 個,而通過這種方式獲得限定游戲皮膚,可能要一次性花費上千枚游戲幣。
圖片來源:央廣網
對于零花錢有限的孩子而言,相比 “氪金” 更換皮膚,“免費” 領到皮膚更具吸引力,但這 “免費” 背后往往隱藏著高昂的經濟代價。不久前,博主引導孩子小宇(化名)還原了其經歷的一場免費送皮膚騙局。
從“粉絲團”到司法凍結:詐騙分子的恐嚇式套路
小宇稱,刷視頻時看到主播直播送皮膚,說是免費的,便半信半疑地點進去,之后對方稱不直播了,讓加 “粉絲團” 按教程領取,結果進去后顯示 “未成年人不能領”。加入 “粉絲團” 后,對方讓小宇通過微信發送游戲 ID,稱正在為其安排皮膚。緊接著,對方發來 “皮膚送出異常,請查收風險” 的頁面截圖,隨后又發出印有 “中國公安局” 字樣的 “系統警告”,稱因小宇未成年領取皮膚導致公司被司法凍結 6 萬元,需用家長設備解除凍結,否則將立案抓捕。
圖片來源:央廣網
對方還補充說,配合不及時會從父母微信、支付寶、銀行卡賬戶自動扣取 6 萬元,父母可能面臨 3 至 7 年牢獄之災,孩子也不能上大學,不配合就直接報警。在恐嚇下,小宇答應配合,對方要求其發送微信二維碼,并稱 “天津市公安局的楊警官會加微信教解開”。小宇表示,聽到要抓父母就慌了,對方自稱天津警官教其解除方法,還讓他拿大人的手機,可偷偷拿或編謊拿到。幸運的是,家長及時發現孩子異常并安撫,“楊警官” 聽到大人聲音后掛斷電話,“粉絲團” 也隨之解散。但之后 “楊警官” 再次來電警告,稱小宇若讓父母知道,會讓父母坐牢并賠償 6 萬元,現已立案處理。
圖片來源:央廣網
“虛擬訂單”與信息隔離:更多騙局手段的曝光
小宇的遭遇并非個例,其母發現 “粉絲團” 中充斥大量未成年人。近一年多來,全國多地警方和檢方都發布過相關案例,盡管詐騙團伙誘導未成年人轉賬的說法和渠道有更新,但直至近日仍有新受害者出現,其目的始終是騙取大人銀行卡里的存款,手段大同小異。
圖片來源:央廣網
不久前,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人民檢察院辦理了一起相關網絡詐騙案。受害玩家果果(化名)常在周末及節假日用父親手機玩該游戲,還常在語音社交平臺專區與其他玩家互動。果果的賬號用父親身份信息注冊,關聯父親手機號,未開啟未成年人模式。詐騙團伙以 “贈送皮膚” 為由加其微信,發來鏈接稱是虛擬購物訂單,讓果果點擊鏈接、付款購買商品以激活贈送的皮膚,并稱購物款隨后原路返還。
果果購買了共計 28000 余元的商品后,既未收到游戲皮膚,購物錢款也未返還,發信息詢問時發現被拉黑。直到幾天后,果果父親發現手機里的錢不翼而飛,才知曉孩子被騙。宿遷市宿豫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曹艷荃介紹,所謂 “虛擬訂單” 實際是普通網購鏈接,詐騙團伙引導被害人用家長支付賬號購買訂單商品。由于不少孩子用家長手機玩游戲,且熟悉家長支付密碼等信息,這讓騙子更容易得手。
宿遷市宿豫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朱媛媛透露,詐騙團伙讓被害人下單購買的多是手機、平板電腦等易轉賣的電子產品。被害人付款后,團伙還會讓其將家長網購賬號綁定的手機號換成他們的,防止家長發現訂單后退貨,同時方便查看物流信息,之后再誘導被害人刪除聊天記錄和購物記錄,試圖銷毀證據。
專家解析:未成年人為何易受騙及平臺責任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法治研究所副所長王潔長期從事反電信網絡詐騙研究,她指出,不法分子利用未成年人自制力較弱、對金錢認知不足的生理心理特點,反復強調 “不能告訴家長”,制造信息隔離環境,讓孩子迅速陷入恐懼,進而實現遠程控制,導致詐騙屢屢得手。
王潔還介紹了更觸目驚心的案例:不法分子通過平臺交友,再通過其他小眾平臺或私下渠道要挾、勒索未成年被害人實施線下違法交易。有案例中,犯罪嫌疑人通過玩網絡游戲搭訕七八歲女童,這些孩子多來自農村,經濟條件有限,想購買更好的游戲皮膚時,犯罪嫌疑人便以贈送游戲道具誘騙,甚至讓未成年人拍攝裸照、在視頻里下跪等,滿足低級欲望。此類行為不僅侵害孩子財產,還對其人格尊嚴、心理健康造成重大損害,且影響長遠。
王潔進一步分析,因年齡限制及被害人難以或不敢言說,此類案件中能到案提供有效線索的未成年人寥寥無幾,這大大增加了警方辦案難度。她認為,網絡游戲詐騙案件近年來持續高發,免費送裝備、代練升級、虛假交易等詐騙手段屢見不鮮,網絡游戲公司應加強監管。
“網絡游戲現在沒有完全實現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分區,增加了未成年人被害機會?!?王潔表示,“網絡平臺、網絡游戲開發者在技術措施方面還有很多可做之處,比如登錄游戲平臺時第一次可能要求刷臉,但之后的游戲過程中不再要求,未成年人以成年人身份也能進入,因缺少技術監管措施,很多未成年人一直使用成年人模式?!?/p>
多方提示:如何為未成年人筑牢防護網
針對此類騙局,警方和檢方提示,家長應避免隨意將手機和電子產品交給孩子使用。若要給孩子使用,需設定青少年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限制,明確可使用和不可使用的 APP;同時做好自身銀行賬戶管理,不要將賬戶綁定在孩子常用的電子設備上。
王潔表示,對于未成年人反詐工作,“家庭才是最好的預防單位”?!跋M改付喑槌鰰r間陪伴孩子,若時間有限,其他合適的監護人應多陪伴。這種陪伴不僅是’在身邊’,還要和孩子一起參與活動。其次要加強典型案例宣傳,加強對未成年人的陪護,讓他們度過一個安全的暑假,當然,我們更希望他們能度過安全的未成年時期、青少年時期,這需要家長和全社會的關心?!?/p>
(提醒: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尾聲:
“ 斬斷伸向未成年人的游戲詐騙黑手,需家庭守護、平臺盡責與社會共治形成閉環,讓“免費”的誘惑不再成為成長路上的陷阱?!?/strong>
關注「財鯨眼」,做復雜市場的清醒者!
聲明:關于內容準確性的補充說明
內容核實承諾:「財鯨眼」致力于提供客觀、準確的內容,但不排除因信息更新滯后、數據來源差異或理解偏差導致內容存在瑕疵。
讀者反饋通道:若您發現文章中存在數據錯誤、事實性偏差或邏輯爭議,可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及時調整:
1、郵箱:caijingyan66@163.com 郵件中注明修改內容。
2、后臺留言:請在文章底部點擊“發私信”并提供具體指正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