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資訊零部件采供一步到位
全球汽貿網資訊,7月5日路透社報道,中國電動車行業的激烈競爭正蔓延至其亞洲重要市場泰國,弱勢品牌難以抗衡比亞迪(002594.SZ)的統治地位,使泰國雄心勃勃的本土生產計劃承壓。
(圖片來源:路透社)
哪吒汽車作為2022年首批進入泰國的中國電動車品牌之一,如今正陷入困境,難以滿足泰國政府旨在推動本土電動車生產的激勵政策要求。根據該計劃,車企可免繳進口關稅,但需在2024年實現與進口量匹配的本地產量。
由于銷量放緩及信貸緊縮,車企要求政府調整政策,最終將2024年的產量缺口延期至2025年。泰國消費稅局官員Panupong Sriket透露,哪吒汽車因無法完成本土產量要求,泰國政府已暫停向其支付部分款項。上月,泰國18家哪吒經銷商集體投訴,要求追討逾2億泰銖(約617萬美元)欠款,涉及展廳建設與售后支持的未履行的承諾。
"去年9月我就停止訂貨,因察覺經營異常,"哪吒經銷商Saravut Khunpitiluck表示,"目前正在起訴。"據中國官媒報道,哪吒母公司浙江合眾新能源汽車上月已啟動破產程序。
市場份額銳減
Counterpoint數據顯示,2023年哪吒在泰國電動車市場份額曾達12%,而比亞迪占據49%。
在泰國這個區域性的汽車生產和出口中心,中國品牌以超過 70% 的份額主導著電動汽車市場。
過去一年間,進入泰國的中國電動車品牌數量翻倍至18個,這給那些渠道能力不及比亞迪的品牌帶來巨大壓力——比亞迪已取代特斯拉(TSLA.O),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制造商。
泰國政府數據顯示,2025年前五個月,哪吒汽車新車注冊量(銷售晴雨表)同比驟降48.5%,其在電動車市場的份額已萎縮至4%。Counterpoint Research汽車行業分析師阿比克·慕克吉指出:"哪吒在泰國的頹勢,暴露出中國二線電動車品牌在國內外市場的共同面臨的挑戰。頭部企業憑借規模效應發起的價格戰,使得中小廠商的生存空間不斷壓縮——在利潤本就稀薄的海外市場,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更是不可或缺的生存要件。"
泰國作為哪吒汽車最大的海外市場,目前共銷售三款車型。其中入門級車型哪吒V-II Lite官方指導價為54.9萬泰銖(約合1.69萬美元),僅比市場領導者比亞迪的海豚入門款(56.99萬泰銖)便宜2萬泰銖。
在經濟低迷的背景下,泰國本土汽車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部分中國品牌降價幅度已超過20%,"開泰銀行旗下智庫KResearch助理董事總經理Rujipun Assarut表示,"價格戰已成為刺激消費的主要手段。"
中國電動車產能過剩引發的價格戰正迫使車企加速出海,但泰國等海外市場如今也呈現出同樣的激烈競爭局面,使中小車企面臨相似風險。
信心喪失
三年前,泰國公布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旨在轉型升級其汽車工業。長期以來,該國的汽車制造業一直由豐田(7203.T)和本田(7267.T)等日本巨頭主導。該計劃旨在確保到 2030 年,該國汽車總產量中至少有 30%為電動汽車。
這個汽車出口量占產量約50%的國家,已通過政府激勵政策吸引了包括哪吒在內的多家中國電動車企投資超過30億美元。這些企業正是看中了這個東南亞第二大經濟體的市場潛力。
去年12月,在電動車銷量急劇萎縮后,泰國投資委員會(BOI)決定延長電動汽車制造商的本土化生產期限,以避免供應過剩和價格戰進一步惡化。根據原定計劃,2024年本土生產的電動汽車數量必須與2022年2月至2023年12月期間的進口量相匹配,否則車企將面臨巨額罰款。通過延期政策,汽車制造商得以將未達標的產量轉移至今年完成,但需按進口量的1.5倍進行補足,以避免罰款。
泰國投資委員會上周六發表聲明稱,哪吒汽車的問題與其母公司財務狀況有關,不會對泰國電動汽車產業造成長期影響。聲明中強調:"泰國政府仍將致力于發展汽車產業,并繼續推行支持電動汽車及相關技術的政策措施。"
泰國電動汽車協會副會長Siamnat Panassorn表示,哪吒的問題屬于企業個案,并不反映泰國政策或市場存在問題。但他同時指出,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和可能提高的關稅等外部沖擊,正在加劇該行業面臨的壓力。
對于像Chatdanai Komrutai這樣的泰國哪吒經銷商來說,危機正在不斷加深。大批車主在社交媒體上投訴車輛維修問題和售后服務不足,消費者監督機構已開始調查部分投訴。
"現在賣車非常困難,"Chatdanai表示,"市場已經完全失去信心。"
哪吒汽車在泰國的困境揭示了中國電動車企出海面臨的深層挑戰。作為最早布局東南亞市場的品牌之一,哪吒因母公司資金鏈斷裂、本土化生產不達標等問題陷入危機,反映出二線車企在海外擴張中的共性難題——既要應對國內激烈的價格戰,又需承擔海外市場高昂的渠道建設和售后成本。泰國案例尤為警示:高度依賴泰國政府補貼的“政策套利”模式隱藏巨大不確定性,一旦政策調整將直接沖擊企業盈利能力;而“以價換量”的低價競爭策略在當地市場亦難以長期維系,暴露出中國車企在泰國市場面臨的持續性與盈利性雙重風險。隨著中國車企加速全球化,中小品牌必須重新評估"重銷量輕盈利"的出海模式,否則或將重蹈哪吒覆轍。
(編譯:全球汽貿網 Luc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