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表NO.1
說起帝舵這個品牌,近些年的表現(xiàn)可以說是非常搶眼了。用我個人的觀點來說,值得用“異軍突起”這個詞來形容它。無論是新品的設計、材質(zhì)和色彩的運用、技術(shù)的迭代創(chuàng)新還是營銷策略,都可圈可點。可以說,帝舵在從2020-2025這五年的時間里,已經(jīng)成功的擺脫了“勞力士小弟”的刻板標簽,形成了具有自己鮮明特色的品牌效應。以前我在逛街時看到帝舵,一定會第一時間想到勞力士,現(xiàn)在我再看到帝舵,它就是帝舵,勞力士曾經(jīng)在它身上粘貼的標簽,已經(jīng)被它一個個的撕掉了。
全新發(fā)布的碧灣54,應該算是近期的大熱門,很多人一發(fā)布就入手是很好的證明
尤其是碧灣系列,特別是碧灣序列中的1958。作為帝舵的當紅炸子雞,碧灣被無數(shù)表友列為“最可能購買的帝舵”,有非常多的表友,包括我在內(nèi),第一支帝舵都會選擇碧灣,可以說碧灣這個系列著實是太全面了,無論你的喜好是大尺寸硬漢型,還是小尺寸貼合型,是三針、是GMT還是計時,碧灣都能找出一款符合你要求的作品。其中,1958系列作為碧灣產(chǎn)品序列中頗具代表性的一個系列,這些年品牌在其上傾注的心血也是肉眼可見的,也在表友圈中得到了非常廣泛的好評和贊譽。
1958系列的命名來源于1958年帝舵推出的經(jīng)典潛水表型號,即Tudor Oyster Prince Submariner 7924。1958系列致敬了這支經(jīng)典之作。雖然從尺寸上說,7924是37mm的尺寸,而1958系列普遍采用了39mm尺寸,但不妨礙1958系列對經(jīng)典復刻的還原度。1958系列在表友圈中好評如潮,接觸了很多表友,當代表友對機械表尺寸的認知,普遍的認為39mm是一個“恰到好處”的尺寸。盡管后來碧灣的54型從尺寸上更接近7924,但1958的經(jīng)典性、實用性和關(guān)注度依舊處在高位。
帝舵7924
1958型全系絕大部分款式都采用了大三針無日歷的設計,這種設計保持了表盤最大限度的對稱性,對不愛調(diào)日歷的表友非常友好。本人因為持有表較多,每逢小月切大月,以及每年的2月最后一天,調(diào)表都是一個“異常艱巨”的過程,每次在調(diào)一大堆表的時候看到自己的卡其野戰(zhàn)和1958,就會莫名有一種繁重工作中遇到個省心partner的愉悅感,這種感覺,職場牛馬懂的都懂。
1958系列最早(
2018年正式推出,紀念7924誕生60周年)其實多少有點試水的意思,正式復刻的當年,非常保守的只推出了一款黑盤,彼時機械表正值運動表狂熱時代的伊始,勞力士的“黑水鬼”一表難求,寶珀的五十噚等運動表也是熱度逐日攀升,在這種環(huán)境下,對帝舵1958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機遇是趕上了一個好時代,挑戰(zhàn)是遭遇了一個好時代,彼時的帝舵,名氣遠沒有現(xiàn)在這么大,甚至都還沒進入“勞力士副產(chǎn)品”的序列,市場會為這支復刻的產(chǎn)品買單嗎?
帝舵碧灣1958型79030N
事實證明,在推出的當年,1958確實也沒有掀起特別大的水花,除了資深表迷和已經(jīng)關(guān)注帝舵較久的表友,沒有看到1958在表友圈流行。事情的轉(zhuǎn)機應該是在2020年,當年1958系列迎來了第二位成員,它帶著藍盤打入了彼時已經(jīng)開始逐漸失控的機械表市場,這個藍盤就是我們現(xiàn)在俗稱的“海軍藍”。在當時,藍盤在運動表市場上是統(tǒng)治級的地位,我依稀記得,彼時不管你是什么品牌,只要是運動表,在同一系列中藍盤一定比其他顏色更受關(guān)注,我也是這個時候才正式注意到帝舵的1958系列,而表友群里也開始逐漸有了聲音:“帝舵bb58選黑金還是海軍藍?”更為戲劇化的是,當時盡管藍色占據(jù)著絕對的地位,但1958的黑盤得到的關(guān)注明顯更多。
聊到這里,那就不得不說一下這支最早、也最經(jīng)典的1958黑金。
這支表采用黑色表盤設計,表圈采用黑色陽極氧化鋁材質(zhì),不同于陶瓷表圈,陽極氧化鋁天然自帶啞光效果,雖然不如陶瓷表圈搶鏡,但能給人一種低調(diào)內(nèi)斂的神秘質(zhì)感。帝舵也許是覺得純黑+銀色的搭配多少有些單調(diào),因此沒有采用大多數(shù)品牌在黑色表款上點綴銀色的套路,而是把表圈刻度、表盤時標和指針都做成了金色,我覺得1958黑金之所以火出圈,其點睛之筆就在于這一系列的金色裝飾。
從遠處看它,黑色的神秘感和金色的高貴感非常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整表顯得非常有格調(diào),而之前孤軍奮戰(zhàn)的黑金現(xiàn)在有了橫向?qū)Ρ鹊膶ο蠛\娝{,兩個配色放在一起,從心理學上說,有對比則更容易讓人產(chǎn)生傾向性。因此,黑金的火爆,其實是借助了海軍藍的襯托,海軍藍功不可沒,這里絕對沒有貶低海軍藍的意思,海軍藍深邃的藍色依舊是1958系列中獨一無二的存在,有著其獨特的審美價值,也得到了為數(shù)眾多的表友的認可。
有了前車之鑒,帝舵在1958這個系列上的信心就更足了。2021年,帝舵又接連推出了1958磨砂銀、1958青銅、1958黃金(
皮帶款)。材質(zhì)的創(chuàng)新讓喜愛1958的表友有了更多的選擇。
磨砂銀的1958是全系列里第一支背透表,發(fā)布時我都不敢相信,帝舵居然給了背透?后來我想明白了,貴金屬的底蓋可能是成本比較高,用藍寶石玻璃背透,不但可以適當降低成本,也巧妙的討好了一部分背透熱愛人士,盡管機芯的裝飾性打磨約等于沒有,但有的人(
比如我)就是對背透有一種執(zhí)念。
磨砂銀的1958采用了深灰色的表盤和外圈,搭配了棕色皮帶,對于1958這種休閑中帶點運動的表款,搭配皮帶終究有點不倫不類的感覺(
同款有nato表帶款式可選,但專柜也比較少見),因此磨砂銀的1958在表友圈中的反響并不強烈。然而不太叫座的處境并不影響其賣點的鮮明,因為整個機械表市場上,采用925銀來做表殼材質(zhì)的寥寥無幾,從個性的角度來說也算是獨樹一幟。只是熟悉銀飾的人都知道,銀這種材質(zhì)時間久了會因為氧化失去光澤,導致表殼看起來灰蒙蒙的,不過配合深灰色的表盤,我猜這支磨砂銀的1958氧化后,應該會有一種獨特的“慵懶感”吧。
談到氧化,就不得不說說同年發(fā)布的青銅1958了,選擇這支1958的表友比磨砂銀還少。在玩表這個圈子里,青銅材質(zhì)的表也是極少數(shù)人的選擇,青銅的特點是沒有氧化時閃閃發(fā)光,像黃金一樣耀眼,但隨著時間逐漸在表身上留下印記,青銅逐漸開始和氧氣糾纏不清,產(chǎn)生化學反應,就會變暗,還會產(chǎn)生銅綠,銅綠沾到皮膚上可能還會引發(fā)部分人的過敏反應。可以說,你初見青銅表的時候就像相親時遇到了心儀的對象,等你“帶回家”共同生活一段時間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各種不完美……但是,注意,這里有但是,只要你勤快一些,定期用洗銅水去掉表面的那層氧化層,它就又會煥發(fā)初見時的光彩奪目。
這支青銅1958采用了青銅表殼+青銅表帶,周身青銅在嶄新的情況下宛若黃金,搭配棕紅色的表盤和表圈,可以說貴氣十足,氣場拉滿,在燈光下反射出的斑駁光影,讓人感覺這表可真值啊。有人問過我青銅表到底值不值得買,我給的回答是,如果你喜歡把時光的印記記錄在你的手表上,又獨愛復古風,同時也不排斥銅綠(
無論是肉體還是精神),那完全可以買一支青銅表,實在接受不了氧化暗淡,就用洗銅水洗一下,洗銅水找不到,去KFC要十幾包番茄醬回來,把表泡在里面一晚上,拿出來效果也是一樣的(
此方法親測有效)。
而黃金的1958,因為材質(zhì)原因,售價非常昂貴,在帝舵這個價位的表友圈中,幾乎沒有引起什么反響,六位數(shù)的公價,大多數(shù)表友持有這個預算都不會考慮帝舵,因此我也沒有在表友圈里看到實物,只在專柜看到并試戴過。黃金1958搭配了綠色表盤和表圈,老實說,這個顏色搭配好看是好看的,但大多數(shù)人其實并不能很好的駕馭,我們東方人的氣質(zhì)其實更適合玫瑰金和白金。
帝舵可能自己也沒指望黃金1958能帶來什么銷量,所以推廣力度也不是很大,一言以蔽之,黃金1958算是系列中的材質(zhì)補完型作品,面向的一定是極小眾的玩家,在座的各位如果確有實力又愛不釋手,可以買,否則還是建議選擇其他材質(zhì)的款式。
接下來的兩年,1958再無動靜,帝舵的重心開始向領(lǐng)潛等系列上傾斜,此時的帝舵已經(jīng)在逐漸撕掉標簽,走上自己的路,因此也能理解它不再聚焦碧灣系列,畢竟碧灣系列在這個時候已經(jīng)算是站穩(wěn)了腳跟。
2024年,帝舵推出了全金的1958,通體表殼表帶均為黃金打造,表盤和表圈依然保持著綠色,這款產(chǎn)品雖然引發(fā)了表友的討論,但沒多久熱度就下去了,正如之前所說,昂貴的價格并不適合帝舵的客群,只能視作補完型作品。
同年5月,帝舵還推出了一款重磅力作,其聯(lián)合國際米蘭共同推出了限量1908枚的1958特別款,來紀念國際米蘭在當年贏得俱樂部歷史上的第20個聯(lián)賽冠軍,按照意甲傳統(tǒng),國際米蘭的隊徽上將出現(xiàn)兩顆星星,這也是這支特別款1958表盤和后蓋上篆刻了隊徽+兩顆星的由來。
這支特別款1958整體與黑金的設計一模一樣,不同的是把表盤換成了藍黑漸變,這是專屬于國米的顏色,其紀念意義和辨識度不言而喻,表盤下方和背蓋上的兩星隊徽更是凸顯出了這支1958的特別之處。我們雖然總是把勞力士的藍黑圈格林尼治II叫國米,但實際上這支帝舵1958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米”,其“國米含金量”是遠遠超過勞力士的藍黑圈格林尼治II的。據(jù)說,每位國米隊員都可以得到與其球衣號碼對應的一支特別款1958,啊,真羨慕他們,作為球迷,更是表迷,我甚至沒有機會看到這支表的實物,更別說擁有它了。
你以為這就是全部?NoNoNo,其實帝舵2024年在1958系列上最最最最最大的亮點是它——1958 GMT,這支全新設計的1958家族新成員,才是2024年引發(fā)帝舵表迷圈地震的產(chǎn)品。
1958 GMT是1958系列的首款GMT成員,也是該系列目前唯一一支帶有其它復雜功能的款式。帝舵雖然很早就在碧灣序列上推出了GMT表款,但從產(chǎn)品線角度來看,本次推出的碧灣1958 GMT可以視作是全新的作品。首先機芯上采用了MT5450-U,這支機芯經(jīng)過重新設計,實現(xiàn)了尺寸的進一步縮小,因此1958 GMT能做到39mm尺寸和12.8mm的厚度,這個尺寸較之碧灣GMT已經(jīng)是非常重大的改進,讓很多表迷直呼過癮。我在專柜試戴這款1958 GMT的時候,第一感覺就是好棒,帝舵GMT的未來盡在此表。
1958 GMT的表圈采用了非常非常討喜的黑色+酒紅色雙拼,表友紛紛表示勞力士不肯出的可口可樂圈被帝舵給出了,加上1958黑金上非常討喜的金色刻度、時標和指針也在1958 GMT上得到體現(xiàn),又帶日歷,可以說整表站在工具表和通勤表的角度看已經(jīng)沒有什么短板,唯一讓表友不滿意的恐怕就是沒有配五珠鏈了,如果搭配了五珠鏈,恐怕這支表要封神。因為增加了功能和日歷,這支1958 GMT的售價比三針款貴,不過我個人認為,多出去的那點價格差,完全對得起這支表帶給我們的額外驚喜,這支1958 GMT也是我目前最推薦入手的一款。
2025年,當我們都還在推測1958 GMT會不會增加成員的時候,帝舵戛然而止了,不知道1958 GMT以后還會不會推出更多款式,這個懸念可以留待后面揭曉,我要說的是2025年帝舵推出的1958系列新成員——紅盤1958。
這支表的出現(xiàn),我認為也是對1958系列的一個顛覆性設計,之前的1958,在表盤表圈的設計上,用色還是謹慎的,盡管有采用綠色、棕色等非傳統(tǒng)顏色,但其所選的仍然是比較保守的配色方案,還在“傳統(tǒng)”的界限內(nèi)。誰能想到帝舵在2025年直接來了一記重拳,紅盤+紅圈,從配色上直接告訴表友,我帝舵也不是墨守成規(guī)的,我也有想法,我也敢嘗試。
紅圈在帝舵整個品牌的歷史上不是首次推出(
之前碧灣系列推出過紅圈黑盤),但紅盤卻是首次應用于碧灣58系列上。我推測,之前碧灣系列的紅圈黑盤收獲了市場較好的正向反饋,加上碧灣計時推出粉盤和火烈鳥盤的成功讓帝舵看到了年輕一代表友的消費潛力,因此大膽的在1958系列上率先試水。
不得不說,紅盤紅圈,視覺震撼極強,個性十足,我作為一個中年大叔恐怕是難以駕馭,但我能想象這樣一支表佩戴在年輕人手上的效果,既能彰顯年輕人不懼他人目光的勇氣,也彰顯當代年輕人不拘泥于傳統(tǒng),敢于突破的精氣神兒,在整條街上都是最靚的仔。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表友們心心念的五珠鏈也終于首次搭載在1958系列了,從一次次的迭代和進步可以看出,帝舵在不斷的武裝1958,一塊塊短板逐漸被補齊,1958越來越穩(wěn),越來越成為帝舵的一個符號。
可以說,帝舵這些年不斷在給表友傳遞著“革新”的信號,機芯的演進是支撐品牌口碑的底座,設計的突破是品牌攻城略地的武器,隨著帝舵蛻變之路的完成,帝舵將不再是以前那個吳下阿蒙,在這個相對親民的價格區(qū)間中,選擇帝舵的表友也許會越來越多,不,應該是注定會越來越多。縱觀整個行業(yè),其實機械表行業(yè)要面對的問題都不是小問題,資源池越來越少的大背景下,如何耕耘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同時還能盡可能多的爭取資源,是當下每一個品牌都要認真去思考的問題。
最后,我也立個flag吧:希望今年的破立布局終能得到回報,趕年底能收獲一塊1958 GMT。
愿諸事遂愿。
瀟湘夜雨
機械表博愛者,資深碼農(nóng),品牌logo收集狂熱癥晚期患者
點擊下圖進入精彩文章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