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量控制的目的是多種多樣的,具體為:
1)使系統的某個量保持恒值,即要求可控系統在受到擾動時,其調節量仍能保持在設定值附近,基本上不變。這種控制稱為定值控制,或稱自動調節。
2)使系統的狀態按預先給定的方式隨時間或按預定的程序變化,這種控制稱為程序控制。
3)使系統的狀態按外來信號的變化而變化,這種控制稱為隨動控制。隨動控制在實施控制以前不知道控制程序所需要的全部信息,但可以在控制系統運行期間獲得這些必要的信息。
4)使控制系統在滿足一組約束條件下,目標函數值取極大值或極小值,即使系統的某一參數達到最優值,這種控制稱為最優控制。
5)使系統適應內外環境的變化,始終處于最有利的狀態下運行,這種控制稱為自適應控制。自適應控制往往需要一個學習和記憶的過程,通常采用搜索法來選擇系統最有利的運行狀態。
6)使系統在對抗中取勝。在軍事、經濟、生態等系統中存在著競爭現象。這種系統往往出現兩個受控部分的交互作用。在實施控制時要考慮對方的反作用。因而控制策略由兩部分組成要對競爭中出現的情況迅速作出反應;采用最優策略使系統在對方施加最不利的影響時也能處于盡可能好的地位。
雖然以上介紹了模擬量控制的6種目的,但最基本的、最常用的只是自動調節。在自動調節的基礎上,如設定值是隨時間按要求變化的,則變為程序控制系統;如設定值是本系統外的物理量隨機確定的,則變為隨動控制系統;如這些系統的控制規律或控制參數可變的,并追求在滿足一組約束條件下,目標函數值取極大值或極小值,則可能變為最優控制系統或自適應控制。
由于PLC是基于計算機技術的控制器,有很強的數字處理與邏輯處理功能,所以,只要有合適的算法,以上講的多數控制總是可以實現的。
因為算法設計得有相應的自控知識,所以,模擬量控制程序設計與其說是取決于設計者對PLC的了解,不如說是取決于設計者對自控知識的掌握。它的難點似乎不在于PLC程序本身而在于要很好地運用好有關自控知識。
為此,本章主要是針對模擬量自動調節的控制的討論。
素材來源:
易啟邦(工控一體化縱深服務生態平臺)編輯部
#易啟邦 #儀器幫 #一起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