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執行檢察,盯緊高墻內外
全國人大代表、人民監督員、公安民警、司法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眼中的檢察履職
刑事執行檢察是刑事檢察全流程監督的“最后一公里”。近年來,全國檢察機關刑事執行檢察部門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敢于監督、善于監督,持續做實“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
高質效履職背后有哪些故事?記者將“話筒”遞給與刑事執行檢察工作有過接觸的全國人大代表、人民監督員、公安機關民警和司法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請他們談一談與刑事執行檢察相關的故事。
引入外部監督
讓“減假暫”案件在陽光下辦理
2024年3月4日,河北廣容律師事務所主任林萍受河北省保定市冀中地區檢察院邀請參與辦理罪犯減刑監督案件。
河北省保定市檢察院人民監督員、河北廣容律師事務所主任林萍此前受邀參加了河北省太行監獄潘某等51名罪犯減刑監督案件的閱卷審查。
“我們對這一批次提請減刑罪犯符合減刑的法定實體條件進行了審查。檢察機關綜合考量犯罪性質和具體情節、社會危害程度以及減刑案件辦理周期和罪犯剩余刑期等因素,提出下調部分罪犯減刑幅度的辦案意見,我們同意這個意見。”林萍告訴記者,她們還從證據規則的角度,提出完善提請減刑罪犯個人計分明細表審核人員的身份信息、規范罪犯年終鑒定審批表流程、罪犯證明人在填寫提請減刑證明材料時要注明身份信息等意見和建議。
這不是林萍第一次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參與辦理“減假暫”監督案件。從2024年開始,她就以人民監督員的身份,參與檢察機關對“減假暫”監督案件開展的公開聽證。
“可以看出,面對‘減假暫’監督案件,檢察官還是非常認真和審慎的。”林萍說。
林萍之所以能參與檢察辦案,得益于保定市冀中地區檢察院的一項探索——引入外部監督力量參與“減假暫”監督案件辦理。
2024年4月25日,河北省保定市冀中地區檢察院就建議河北省定州監獄對罪犯趙某某提請假釋案召開公開聽證會。
保定市冀中地區檢察院檢察官助理皮博琳告訴記者,邀請具有律師身份的人民監督員參與案卷審查、公開聽證等環節,可以有力促進“減假暫”監督案件辦理規范化,確保提請減刑案件材料符合證據裁判規則要求,也確保有關證據的收集、提取、固定更加全面、客觀、準確。
同樣引入外部監督力量的還有湖南省邵陽市檢察院。早在2022年,該院就邀請人大代表到湖南省邵陽監獄,旁聽對105名罪犯減刑假釋案件的視頻庭審。
據湖南省邵陽監獄有關負責人回憶,在庭審現場,罪犯分別接受了審判人員和出庭檢察人員的訊問,檢察人員對減刑條件、減刑幅度、減刑間隔期的證據進行質證,并對庭審活動進行監督。
“邀請人大代表旁聽減刑案件庭審是進一步推進司法公開、加強監督的重要舉措,能更好回應人民群眾對司法公正、透明的期待。”該負責人告訴記者。
在日常辦理“減假暫”案件時,監獄按規定征求檢察院意見,檢察院對“減假暫”案件進行實質化審查。
據邵陽市檢察院刑事執行檢察部門主任何亞男介紹,當前,該院辦理“減假暫”監督案件更加注重實質化審查和調查核實,針對決定和執行機關實體和程序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出具檢察意見。
“檢察機關對監獄的各項執法工作進行監督,幫助我們發現瑕疵問題,可以提升監獄執法規范化水平。”邵陽監獄有關負責人表示,希望檢察機關加強與監獄的溝通,提高案件審查效率,定期召開監獄、檢察院、法院聯席會議,推進“減假暫”案件更加規范辦理。
激活“沉睡條款”
保障拘役罪犯“回家權”
安徽省廣德市人大代表,廣德市邱村鎮談里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張克勝第一次知道拘役罪犯可以請假回家的法律規定,還是在檢察機關針對顧某在拘役期間能否請假回家而召開的聽證會上。
2023年8月4日,安徽省廣德市檢察院檢察官向服刑人員顧某了解其想請假回家辦理釀酒事宜訴求。
2023年8月初,在廣德市看守所服刑的罪犯顧某向正在所內開展日常檢察的廣德市檢察院駐所檢察室時任檢察官郎大江提出約見檢察官的申請。
談話中,郎大江得知,顧某原是一名釀酒師,在家以釀酒為業,全家的吃穿用度都依靠每年釀酒的盈利。后因醉酒駕車,他被廣德市法院以危險駕駛罪判處拘役三個月,交付廣德市看守所服刑。在入所服刑前,顧某花幾千元購買的糯米已浸泡完畢,釀酒前期準備工作已完成。如今,顧某在看守所服刑,如果不能及時出所,浸泡的糯米等釀酒原材料將全部損毀。
面對顧某的求助,郎大江想到了刑法第43條的規定,被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機關就近執行。在執行期間,被判處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1天至2天。
能不能適用這條規定,解決顧某的問題?郎大江先是確認了顧某反映的情況屬實,隨后又向廣德市看守所了解顧某在羈押期間的表現。
“最初,當郎檢察官向我們反映顧某想申請拘役期間請假回家的時候,我們確實存在顧慮。”廣德市看守所副所長張超在接受采訪時坦言,“既怕他跑了不回來,又怕他在請假期間出事。毫不夸張地說,請假人員哪怕晚回來1個小時,對我們來說都是監管事故。一旦責任倒查,民警往往‘吃不了兜著走’。”
看守所的擔憂是現實問題。“而且,刑法僅原則性規定拘役罪犯可以回家,沒有明確申請條件、審批流程、操作標準等。相關法律規定沒有涉及執行細節,如何邁出這一步對我們來說是一個考驗。”郎大江說。
郎大江決定行動起來。他向看守所領導和全所干警陳述了拘役罪犯服刑期間請假回家的意義和必要性:“公安機關和檢察機關都要充分重視和保障拘役罪犯的‘回家權’,可以召開會議共同探討拘役罪犯‘回家權’落地落實問題,并以文件形式明確拘役罪犯‘回家’的適用條件、審批流程、監督管理等。”
“法律的明確規定無法回避,檢察官在聯席會議上提到‘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我們都不去執行或者說打折扣地執行法律規定,誰還來尊重法律’,也深深觸動了我們。”張超說。
“我們想引入多方監督,聽取多方意見,形成監督合力。”郎大江說。于是,一場由人大代表、人民監督員參與的公開聽證會召開了。
聽證會上,檢察官詳細介紹了案情、拘役罪犯顧某的表現和請假事由,并重點介紹了拘役罪犯請假回家的法律規定和風險評估情況。看守所民警介紹了顧某在服刑期間的表現,闡述了看守所對顧某拘役期間請假回家的風險和顧慮。
“我們重點向檢察官和看守所民警了解了顧某請假事由的緊迫性,是否必須由他本人請假回家處理,批準請假是否有利于顧某的改造和回歸社會,請假期間的風險管控措施。”安徽大旗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宣城市檢察院人民監督員張娟告訴記者,通過討論,聽證員一致認為顧某符合拘役期間請假回家條件。
顧某因檢察監督得以請假回家,及時處理了釀酒事宜。以此案為契機,廣德市檢察院與廣德市公安局會簽《拘役刑罪犯服刑期間請假回家暫行辦法(試行)》,從制度上保障拘役罪犯請假回家權益,同時以執行的規范化、制度化降低執法辦案風險,進一步打消看守所的顧慮。
張超告訴記者,辦法試行以來,廣德市看守所里已辦理拘役罪犯請假回家20余人次,沒有出現脫管情況,拘役罪犯監室違規率還下降了50%左右。
張克勝認為,保障拘役罪犯“回家權”,體現了懲罰和改造相結合的刑罰理念;通過公開聽證形式,引入多方參與,保障了程序正義。他建議檢察機關加強法治宣傳,闡明刑法第43條規定的背景、意義,同時與刑罰執行機關會商具體的執行規定,既避免“一刀切”拒絕合理需求,也杜絕因監管漏洞引發社會風險。
破解外出難題
社區矯正對象兼顧矯正與經營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舟山市岱山抲魚人漁業專業合作社黨總支書記、理事長夏永祥,跟大海打了大半輩子交道。他關心海洋保護、海洋經濟建設、漁區發展,更關心漁民兄弟的生活問題。
夏永祥注意到,舟山當地有一群特殊的漁民——他們處在社區矯正期間,按照“非必要不出市縣”的規定,不能出海作業,也就失去了生活來源。
“他們都是家里的頂梁柱,總有家屬找到我們尋求幫助,當時我們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夏永祥告訴記者。
事情的轉機發生在2022年的夏天,檢察機關注意到了這些漁民的需求。在多方論證的基礎上,舟山市檢察院聯合十部門出臺了《關于涉海涉漁社區矯正對象監管監督的若干意見》。不僅如此,舟山市檢察院還聯合舟山市司法局創新推出了“海之矯”數字監管平臺,通過北斗定位實現海上軌跡實時追蹤、精準定位,能夠第一時間發現問題、掌握情況。
簡化審批程序、建立容錯機制……多部門聯手為社矯對象出海作業開啟“綠色通道”,涉海涉漁社區矯正對象可以出海了!在夏永祥看來,這不僅解決了社矯漁民的基本生計問題,也妥善化解了基層社會矛盾,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為了真正讓涉海涉漁社區矯正對象“出得去、管得住、回得來”,浙江省檢察院也積極行動起來——牽頭5家單位制定出臺《浙江省涉海涉漁社區矯正對象外出活動監督管理辦法(試行)》;與相關單位溝通協調,在全省范圍內實現與海事、海洋與漁業等部門相關數據實時共享,破解海上監管難題。
2024年6月25日,上海市浦東新區檢察院、浦東新區司法局和浙江省舟山市司法局、嵊泗縣檢察院、嵊泗縣司法局代表齊聚嵊泗,探討社區矯正跨區域協作新模式。
采訪中,記者注意到,浙江省檢察機關還在探索跨區域社區矯正檢察監督。其中,浙江省嵊泗縣檢察院與上海市浦東新區檢察院、浦東新區司法局、嵊泗縣司法局共同簽署《上海浦東—浙江嵊泗社區矯正跨區域協作協議》《上海市浦東新區 浙江省嵊泗縣社區矯正跨區域協作實施辦法(試行)》,為跨區域社區矯正工作的常態化、規范化開展提供制度保障。
這項制度的探索來源于社區矯正對象陳某某的一次申請。他因業務經營,需要頻繁往返于上海浦東和浙江嵊泗。
“我們已經按照法律規定,批準了他跨市縣外出的請假申請。”浙江省嵊泗縣司法局社區矯正管理局局長王一慧介紹說,“但是嵊泗縣地處海島,交通不是特別方便。陳某某當面報到、參與學習和公益活動等,都要付出較高的時間、經濟和交通成本,會對他的正常工作生活造成一定影響。”
“陳某某找到我們,希望檢察機關建議社區矯正機構調整監管方式。”嵊泗縣檢察院刑事執行檢察部門主任施桃告訴記者。
嵊泗縣檢察院詳細分析論證了社區矯正對象跨區域接受社區矯正的可行性和跨省異地監管的風險點、難點,并與上海市浦東新區檢察院、浦東新區司法局取得聯系,通報陳某某相關情況。
最終陳某某在工作地上海市浦東區接受社區矯正,由浙江省嵊泗縣司法局和上海市浦東新區司法局聯合監管。
接受社區矯正期間,陳某某嚴格遵守各項規定,表現良好。目前,陳某某已解矯回歸社會。
“這些社區矯正檢察監督的探索,充分體現了檢察機關讓司法有力度有深度更有溫度的理念和價值追求,是檢察機關運用法治力量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舉措。”夏永祥評價說。
(來源:檢察日報·聲音周刊 記者:單鴿 郭榮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