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中高考的落幕,暑假來臨,但同時也是溺水、跌落、燙傷等風險隱患顯著增加的高發期,看似無害的日?;顒映0挡仉[患。暑期兒童青少年意外傷害防護也成了暑期安全的“必修課”。
兒童青少年意外傷害防護可概括為“看住了,管好了,用對了”九字原則。通過實施有效的干預措施預防兒童青少年傷害,每天可以挽救1000名以上兒童青少年的生命。
溺水防護,
守護孩子的“生命線”
溺水在我國1-14歲兒童青少年傷害死因中位居第一。兒童青少年暑期要注意以下溺水防護措施:
1.有效看護是防溺水的核心防線。所謂“有效”,就是做到“一臂距離”內的監護,要明確指定監護人,避免責任不清。
2.家長可為兒童青少年配備能實時監測位置的智能可穿戴設備,當進入危險水域或區域時自動報警。
3.兒童青少年游泳時穿戴符合安全標準的救生衣,年齡較小者需使用浮力臂圈(非充氣玩具)。遠離水庫泄洪區、河床暗流區、水草密集水域,不在泳池淺水區推搡打鬧。讓孩子學習基礎游泳技能和溺水自救方法(如仰漂等待救援)。
家長們要格外注意以下區域看護:
1.1-4歲幼兒:重點防范家中溺水風險,水桶、水缸甚至浴缸都可能導致嚴重傷害。
2.5-9歲兒童:警惕水渠、池塘和小型水庫等野外水域。
3.10歲以上兒童:強調開放水域(如江河湖泊)的風險,避免因高估游泳能力或盲目冒險導致悲劇。
交通出行安全防護,
為孩子系好“安全帶”
道路交通傷害是我國1-14歲兒童青少年傷害死因中,僅次于溺水的第二大死因。兒童青少年暑期要注意以下交通安全防護措施:
1.兒童青少年因身材矮小,容易進入司機視線盲區,家長要教育其不在停車場、車輛周圍、小區出入口、街道等危險區域玩耍,并強調“不在車前跑、不在車后留、不在車邊站”。
2.教會兒童青少年正確過馬路,反復訓練“停、看、過”三步法。
停:過斑馬線前要先“?!毕聛?,并且要“?!痹诎踩奈恢?;
看:認真觀察周圍環境,“看”交通信號燈、“看”車輛;
過:穩步勻速過馬路,且要全程保持觀察。
3.監護人為騎/乘自行車、電動自行車的兒童青少年提供合適的安全頭盔,騎自行車需年滿12周歲,騎電動自行車必須年滿16周歲。
4.夜間出行穿亮色衣物或佩戴反光條。
5.監護人根據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水平選擇符合國家3C質量認證的安全座椅,并安置在后排,禁止兒童青少年乘坐汽車副駕駛位置。
跌落傷防護,
高處安全莫大意
意外跌落在我國5-14歲兒童青少年傷害死因中排第三。兒童青少年暑期要注意以下跌落傷防護措施:
1.在窗戶、陽臺安裝合格的防護欄;不在窗邊、陽臺堆放可攀爬物品(桌椅、箱子);樓梯口安裝安全門;地面保持干燥防滑。
2.選擇安全合格的兒童青少年游樂設施;禁止攀爬屋頂、翻越欄桿;避免進行未經訓練的高風險活動(如跑酷),不攀爬未開放的設施(如施工腳手架)。
3.明確告知兒童青少年“不爬高玩?!保v解跌落后果,教育其行走時不看手機、不聽耳機,注意觀察環境。
燙傷觸電防護,
居家安全要上心
廚房安全
1.遠離熱源:家長要時刻提醒孩子遠離爐灶;
2.妥善存放高溫物品:將熱飲、熱湯、熱水壺等放在孩子無法觸及、平穩堅固的地方;
3.鍋具安全擺放:做飯時將鍋柄朝向爐灶內側,避免孩子抓拽導致燙傷;
4.避免抱著孩子處理高溫食物或液體。
浴室安全
調節熱水器溫度至≤50℃,洗澡前先用手測試水溫,合適后再讓孩子進行淋浴。
其他日常安全
1.使用帶防燙功能的飲水機或恒溫壺,避免孩子誤按出水鍵;
2.待食物可入口時再放到孩子面前;
3.高溫電器(如電熨斗、卷發棒)使用后立即斷電并妥善收納;
4.餐桌避免使用桌布,防止孩子拉扯導致熱食傾倒;
5.用安全塞堵住閑置插座孔,教導孩子“不將手指、鐵絲插入插座”;
6.電器故障時找專業人員維修,教育孩子不私自拆卸。
隱蔽傷害防護,
預防重于治療
誤服電池
兒童青少年易誤服電子玩具中的紐扣電池,組織在直接接觸電池15分鐘內會發生可見的損傷,2小時內可發生嚴重損傷。家長應定期檢查家中使用紐扣電池的電器,并用膠帶封牢,妥善處理使用過的紐扣電池,未使用的紐扣電池應存放在兒童青少年無法觸及的地方。
防銳器傷
家中的銳利處加裝防撞條/角,針線、刀具、牙簽等收納至兒童青少年無法觸及處,禁止兒童青少年手持餐具(筷子、刀叉)跑動。
線繩纏繞
留意窗簾繩、玩具繩、衣物抽繩等,避免其纏繞兒童青少年手指、腳趾、頸部等部位。
異物窒息
教育孩子吃飯時不打鬧嬉戲,避免在嬰幼兒哭鬧時喂食,嬰幼兒不宜食用堅果和果凍等易致窒息的食物。
運動損傷
運動時(尤其是使用滑板車、平衡車、輪滑等時),必須穿戴護膝、護肘、頭盔等防護裝備,選擇平整、無雜物的場地。運動前做10分鐘熱身操,避免運動損傷;學習輪滑、滑板時先掌握平衡技巧,不盲目嘗試高難度動作。家長或教練需在場監督,禁止孩子在運動中做危險動作。
夏日的陽光透過樹葉灑在新裝的防護窗上,后院的充氣泳池旁,父親放下手機,專注地看著孩子戲水,客廳的藥品柜新裝了兒童鎖,紐扣電池設備被膠帶牢牢封住。這些看似微小的改變,共同筑起兒童青少年安全的屏障。讓我們從細節做起,用科學的知識和行動,讓孩子們的安全與快樂“童”行!/健康科普
作者:學衛辦 杜杰、萬浩
北京市疾控中心 羅慧娟、秦冉
審核:郭欣
編輯:楊紫萱、張林林
監制:姚建義、于子涵
本文涉及版權圖庫,轉載時請注意,避免侵權。
1.
2.
3.
快點“一鍵三連”,
一起健康生活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