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陸軍
入伍28年
從普通一兵成長為“兵王”
全國、全軍
各種獎項、榮譽拿到手軟
近百本榮譽證書
6篇核心期刊論文……
第81集團軍某旅
一級軍士長、技師王培君
扎根本職、創新鉆研
在平凡崗位上書寫軍旅傳奇
直到今天
他仍像入伍時那樣
激情滿懷、干勁十足
一顆兵心永葆赤誠
1997年,王培君光榮入伍。從小深受紅色故事熏陶,他對黨有著樸素的、深沉的愛,入伍后最大的愿望就是建功軍營,早日入黨。
明確的奮斗目標促使他積極訓練,主動向黨組織靠攏。一有時間,他就喜歡到連隊學習室里翻看理論書籍,學習筆記寫滿厚厚幾大本。他根據自己的工作特點,總結出“萬用表、千分尺、老虎鉗、螺絲釘”等9種修理工匠精神內涵,增強自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
持之以恒的學習,使王培君以身報國的信念無比堅定。28年過去,武器裝備更新了一代又一代,維修工具更換了一套又一套,但王培君面臨數次抉擇仍初心不改,堅持留隊繼續服役,堅定做電站“守護者”,默默堅守在平凡崗位。
王培君不僅愛學習,更具有一種敢負責、勇擔當的“兵王風范”,每次遇到急情險情都挺身而出。
一次裝備檢查,某型電站突然“飛車”:發動機不受控制越轉越快、響聲震天,排氣管噴出滾滾黑煙,彌漫整個電站。再這么轉下去,很可能造成發動機缸體炸開,機毀人傷!
“大家退后,讓我來!”緊急時刻,王培君沖到電站前,隨手拿起一本書,冒著生命危險堵住發動機排氣口。發動機發了瘋似的轟鳴,高溫和濃煙不停噴射,直往王培君的臉上撲。但他毫不畏懼,用盡全力堵住排氣口,直到發動機氧氣耗盡、停止轟鳴。
爭挑最重的擔子、敢啃最硬的骨頭,這是戰友們對王培君的評價。
一身本領守護戰車
走進王培君所在的工作間,磨出了握痕的扳手,纏著膠布的萬用表,標滿批注的思維導圖……工具箱里的這些“老伙計”,見證著他從青澀新兵到“電站專家”的成長。
1999年,王培君考入原武漢軍械士官學校,主修“電站維修專業”。通過多年持續不懈的努力,他不僅摸透了現有裝備電站工作原理,總結出多種操作組訓要領,做到了人裝合一,還深深掌握裝備的“細胞肌理”,做到了遇有問題“手到病除”。
隨著王培君名氣越來越大,關于他的傳說也越來越“神奇”:只要帶電的,就沒有他不會修的。2023年,王培君被評為“全國技術能手”后,更是“名聲大噪”,很多兄弟單位通過各種方式找到他求教解難。
一次,空軍某部打來求助電話——某型電站無法啟動。“應該是調速模塊出了問題。”沒等對方介紹完,王培君就給出解決方案。電站成功恢復運轉,空軍維修人員直呼:“王班長,您真神了!”
王培君還經常接到裝備廠家打來的咨詢電話。一名基層戰士緣何能成為廠家師傅的“老師”?王培君的回答是:只有先學一步、深學一層,才能解決別人解決不了的難題。
王培君以好學著稱,只要是有利于勝戰打贏的,即使超出了自己的本職崗位,他也要鉆研學習。7本維修、駕駛等不同專業的職業技能鑒定證書,見證著他不斷挑戰自我、突破極限的奮斗歷程。“只要部隊需要、作戰需要,我會一直學下去、干下去。”
一腔激情勇闖新路
第81集團軍某旅科技工作站的長廊燈箱上,展陳了14項軍隊科技進步獎,其中9項出自王培君,他是大家公認的創新為戰“開拓者”。
配發新裝備那一年,王培君對全旅配發的所有電站進行梳理,制作出新型電站的電氣原理圖。他將裝備的維修保養技能匯總成冊,將各型號電站零件分門別類,為裝備維修、學習使用提供有力支撐。
2019年,王培君萌生了發明一套電站自動保護裝置的想法。然而,發明裝置涉及多個專業,十分復雜。那段時間,王培君睡在工作室,桌上擺滿了各種專業書籍。即使被電火花打到眼睛,第二天也要腫著眼睛繼續進行研究試驗。半年后,王培君帶領團隊研制出某型電站超速保護裝置,大幅提高了裝備運行的安全性,并獲得軍隊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多年來,王培君類似的小發明有幾十種,大大提高了電站維修保養的效率。
“從軍28年,你最驕傲的事情是什么?”“培養了400多名電站維修骨干。”王培君不假思索地回答。
2018年,集團軍組織電站維修專業集訓,王培君擔任首席教練員。他的教學讓大家眼前一亮:他繪制樹狀圖講解電站結構,零基礎學員也能一聽就懂;手繪巨大的電站原理圖,使復雜的電路變得脈絡清晰;3D打印零件模型,補充了教具的不足……簡單直觀的授課方式,使學員們的學習起步就上“快車道”。
此后,他編輯了7本專業教材和實用手冊,為電站維修這個小專業儲備了豐富的教學資源。
去年,他被納入陸軍工程大學軍械士官學校的“電力保障尖兵庫”,并成為電源教研室的部隊聯絡員,參與編寫專業教學大綱、崗位任職能力標準和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如今,王培君親自演示的故障排除視頻被當成教范在授課中使用,他的維修經驗被編進教材,成為一筆寶貴的財富,傳遞給一屆又一屆的學員。
28載淬煉“兵王匠心”
王培君在本職崗位上
像電焊條一樣
燃燒自我、無私無畏
生動詮釋了
“小崗位也能有大作為”
強軍征程呼喚更多“兵專家”
讓初心薪火相傳
把使命勇擔在肩
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
使命感和緊迫感
在練兵備戰的征途中
書寫合格答卷
作者:狄伯文、宮連偉、周兆祥、高歌、果志雄、陸軍融媒體記者 尹慶文、吳瓊、周靜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