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田八卦嶺路邊有家西安面館,剛開業1年多,門頭簡單干凈,稍不注意就會錯過。因為暗色系工業風的裝修,不少人第一眼都覺得是間咖啡店。
店里就8張桌子,沒有寬敞的環境,服務也全靠自助,但一到飯點,這里就擠滿了上班族。
■“我這年紀差不多退休了,做面純屬因為我愛吃。”
■“平常我一個人看店,忙不過來,沒空跟客人講話。”
■“我啊,做了30多年餐飲,東南亞我都去學了一圈,再遠的地方我就不愿意去咯~”
老板馬哥,陜西西安人,初見時他一副不茍言笑的模樣,聊開后發現他和藹又熱情。過去的三十余年,他在五星酒店里做過主廚,不論是中餐西餐、還是面包蛋糕,他都能信手拈來。現在到了退休的年紀,便開了這家面館打發時間,做的都是西安口味。
■“我們西安省會的味道和陜西其他地方味道都不一樣的。”
■“我做面食還需要師傅?從小到大吃的就是這個味道,我就是師傅。”
店里的面除了傳統的西安老味道,還有加入馬哥創新的特色菜。每款面都融入了他的老手藝與新創意,聊到這時,他帶點小驕傲的跟我說“隨便吃,沒有人能復刻出我的味道。”
01 | “限量”的三合一菠菜面
■“我每天早上9點左右開始備餐,菠菜面就做一次,每份都是定量的,賣完就沒了。”
■“配料都是我每天現炒的,光是肉醬每天就要熬上10斤。”
店里的人氣王當屬「三合一菠菜面」。店里每天早上11:30開門,菠菜面經常不到1點就賣完了。馬哥備料講究,每天只做30份左右,想吃上這一口,得趕早。
菠菜面上桌就能聞到濃郁的香味,建議上桌就立馬把面拌勻。菠菜面勁道爽滑,嚼勁十足。三種配料入口層次豐富,每吃一口都要把碗邊的配料聚攏下,跟菠菜面一起嗦進嘴里才算完全體驗到它的魅力。
來了幾次,我對菠菜面已經吃出了些自己的小巧思:先吃一半,享受菠菜面的原汁原味;再去加點辣椒油拌勻繼續吃,一碗面可以吃到兩種不同的味道。
02 | 養面饸烙
■“饸烙是我們北方的一種面食,主要就是蕎麥面。”
養面饸烙是店里另一道傳統的西安味道。當天現熬的雞湯作底,搭配多種配料一同煮開,味道鮮香濃郁。饸烙的口感不像普通面條,口感會更偏扎實些,仔細吃能感受到粗糧的香味。
我們還在里面加了一個“提前煎的蛋”(菜單就是這樣叫的),浸入湯汁和面一起吃更有滋味。
03 | 8個丸子的老味道丸子粉絲湯
■“起這個名字當時是怕顧客以為是個湯吃不飽,但是其實點一份也足夠吃飽的。”
店里的丸子粉絲湯的同樣是用雞湯熬煮的,配料滿滿。粉絲爽滑彈牙,里面的丸子一口一個,吃起來的口感很扎實 。這份上桌后可要趕緊吃,因為里面的粉絲吸飽湯汁后會開始“無限繁殖”,我們幾個人努努力才吃完。
04 | 酸湯牛肉大蔥水餃
■“你可以去外面找,深圳沒有這樣的餃子,這味道獨此我一家。”
被馬哥稱為 “面親戚”的 酸湯牛肉大蔥水餃,酸湯底很開胃,單喝會有點咸,辣子不會重口,主要起到增香的作用。
餃子的皮薄餡足,牛肉味濃郁,但大蔥的味道存在感很強,如果吃不慣的大蔥味道的朋友需要謹慎嘗試。店里每桌都擺著整頭的蒜,到店的北方人總愛剝上幾瓣,搭配著主食一起吃。
■“我這個裝修就是迎合一下你們年輕人嘛,我不想搞成傳統那種,后邊一個廚房,前邊兩排座位,這樣沒有意義。”
■“我這人愛調點小酒喝,本來晚上想做小酒館的,因為忙不過來就擱置了。”
店里的裝修簡約而有格調,設計感十足。店內總是播放著王菲的歌,四周的墻上堆滿了店主馬哥的寶貝:翻舊的書、各式洋酒瓶、還有幾塊他年輕時玩的滑板,隨手擺在那兒,反倒成了最自然的裝飾。
■“ 不二意思就是大家都沒什么區別,平等的。”
小店叫「不二面館」,店里平常就馬哥一人打理,午市時會有一位大姐幫忙。這里不做外賣,想吃只能來店里。對于面館,馬哥保持著一顆平常心。看著隨性,但對于出品他絲毫不含糊。當我問起他會不會關注客人們的評價時,他一擺手,說:“每個人口味不一樣,愛吃吃,不愛吃也沒辦法咯”
馬哥說準備上新品 盤子都買好了
編輯部舉著筷子準備沖
不二面館
人均
28元/人
營業時間
11:30 — 14:00,17:00 — 21:00
店鋪地址
福田區園嶺街道八卦三路
八卦嶺工業區511棟245號-A
(距地鐵7號線八卦嶺站B口步行329m)
小TIPS
1.美食的評價因人而異,不存在絕對的標準
2.小店附近不好停車,建議搭乘地鐵前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