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7日),長寧區(qū)小學生愛心暑托班正式開班。全區(qū)11個辦班點清涼上線,1600多名小學生順利“入營”,迎來充實的暑假生活。今年的變化尤其多,延時服務試點、取消長寧學籍限制和報班期數(shù)限制、配送課程數(shù)量增加……
開學“第一課”
開學第一天在“第一課”中啟程,團區(qū)委統(tǒng)籌轄區(qū)團建聯(lián)盟、屬地單位等多方力量來為同學們授課。當天上午9點,在華陽路街道愛心暑托班的開班點延中附校,上海集成電路材料研究院院長姚薇向孩子們逐個解釋——芯片到底是啥?什么是硅基?芯片制造的流程是什么?還在現(xiàn)場實驗環(huán)節(jié)展示了如何運用液氮快速冷凍制作冰晶。姚薇表示:“我很希望小朋友們能夠從小有報效祖國的想法和理想,通過上課告訴小朋友我們在電子領域遇到的困難和獲得的成就,從而激發(fā)他們勇攀科學高峰的精神。”
下午1點,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的郭瑋宏在新華路街道的辦班點復旦初級中學登臺,為小朋友們帶來了以“中國人的藍天夢”為主題的講演。郭瑋宏不僅是一位博士工程師,還是一位相聲演員,他用生動有趣的敘述為同學們講解了航天知識和成就經(jīng)驗。此外,他還著重介紹了中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馮如的故事,他設計的飛機可以在空中飛行較長時間,可惜因在飛行表演時為避讓跑道上的兒童,年僅28歲便傷重不治身亡,他的人格和才華值得人們敬仰。
與此同時,在天山路街道的辦班點民辦新世紀中學,三個班級的同學集中在大禮堂,聽“從考古到AI”的系列講座。上海博物館考古研究部副研究館員戎靜侃、上海市機械工程學會青年志愿者蔡萬利作為轄區(qū)團建聯(lián)盟的青年志愿者接連登場。其中,戎靜侃帶來了以“認識考古——關于人的故事”為題的講演,引導孩子們理解考古是科學,考古的意義是什么,以及如何辨別考古和盜墓;蔡萬利則把看起來高深的AI主題課程變成了一場充滿互動感的游戲,通過“你畫我猜”游戲等互動環(huán)節(jié)鼓勵孩子們思考,意識到想讓AI準確識別圖像,就必須抓住對象的關鍵特征并加以描述。
除此之外,周家橋街道的無人機體驗和機器人體驗,虹橋街道的手工課遮陽帽彩繪,仙霞新村街道的“愛藍色海洋,繪美麗中國”“小蘑菇里的大知識”主題活動和無人機體驗,江蘇路街道的機器人體驗……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近距離感受科技和人文的魅力,在他們的心中點亮探索世界的火苗。
本次暑托班期間,長寧區(qū)將配送1600余節(jié)次課程活動。各辦班點將結合區(qū)域特色,為小學生提供“德智體美勞”教育以及紅色教育、心理輔導、益智游戲等豐富多樣的課程內容。
四大升級
“上暑托班很開心,因為可以學習新知識,認識新朋友”,參加天山路街道暑托班辦班點的袁同學說道。
今年,長寧區(qū)小學生“愛心暑托班”實現(xiàn)了四大升級:
·一是規(guī)模再擴大。點位數(shù)、班級數(shù)和招生數(shù)均得到提升,進一步回應“一座難求”;
·二是托管再延時。經(jīng)全體家長自愿投票決定,全區(qū)目前有“周家橋全期+新華路第二期+北新涇全期”,開展延時服務,從16:00延長到17:00,助力緩解雙職工家長的接送難題;
·三是條件再放寬。取消長寧學籍限制,且可報班數(shù)從1期增加到2期,第一期是7月7日—7月25日,第二期是7月28日—8月15日;
·四是活動再充實。將累計配送1600余節(jié)次活動,科普、安全等主題活動輪番上陣,讓孩子收獲滿滿能量。
為小朋友的美好暑假護航,長寧區(qū)各部門形成合力,實地檢查各辦班點,共同筑牢暑托班安全防線。此外,團區(qū)委及各辦班點還聯(lián)合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紅十字會、疾控中心等部門,組織志愿者開展了應急救護、食品安全、傳染病預防等實操培訓。
部分圖片來源于長寧團區(qū)委
撰稿/攝影:毛奕云
視頻:吳友康
編輯:程 前
責編:顏文彬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