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空戰的失利對印軍了造成不小的沖擊,許多新的想法突然蹦出,令人懷疑,這是被巴基斯坦打醒了?其中印度空軍提出的新計劃最多,根據印度媒體《歐亞時報》7月6日的報道,印度想學中國造空警700預警機。
印度空軍前元帥科斯拉表示,在2025年7月3日,印度國防采購委員會批準了采購3架ISTAR飛機的計劃,以提升印度空軍的監視和精確打擊能力。ISTAR意為“情報、監視、目標獲取和偵察”飛機,也可以稱為“戰略偵察機”或者“戰場指揮機”,甚至被印媒稱為“將徹底改變下一代戰爭”。這款機型為印度空軍一直想要的東西,如今終于下定決心采購,打算花費大約12億美元完成計劃。
印度還想改徹底改變下一代戰爭(印度媒體報道截圖)
印度ISTAR機型設想圖
現代戰爭中ISTAR飛機的重要性,不是單純的一個系統,而是一套集成的先進傳感器和處理系統。融合了多種感知技術,涉及光電、雷達、信號情報和電子情報,可以提供全面的戰場圖像。與預警機相比,其功能遠不止收集數據,更重要的是進行處理與分析。
這個要求類于我們的新一代空警-700預警機,它不是空警-500預警機的升級,而是全新的一個型號,只是采用同一個載機平臺。美國媒體《戰區》曾經發表了一篇分析認為:空警-700預警機已不僅是預警機這么簡單,而在集成了雷達和一系列光電、紅外傳感器,成為多功能的情報和電子戰飛機,也就是ISTAR飛機。
空警-700已經上升到新一代機型的高度了
印度早就想采購ISTAR飛機,只是其過于復雜,印度認為自主研發進度緩慢,將重點轉向對外求購。2013年時,印度空軍提出ISTAR飛機的需求,向全球多家公司發出詢問函,包括法國的泰雷茲公司、美國的雷神公司和波音公司、以色列的埃爾塔公司、英國航空航天系統公司,幾經反復之后,決定從美國雷神公司采購基于灣流平臺的飛機。2017年時,印度提出通過美國對外軍售協議購買兩架 ISTAR 飛機的提議,預估價值約10億美元,可惜后來讓印度上下一片失望,只因美國壓根不想出售這類飛機。
經過印巴空戰之后,印度空軍開始意識到,缺少的不是預警機,ISTAR飛機才是真正的急需,現在終于下定決心,在美國拒絕賣戰略偵察機后,不再想著外購,一心自主研發,要學中國造空警-700預警機。這是看似相當有雄心的計劃,印度空軍預計在合同簽署后60個月內交付,也就是說,服役時間在2030年左右。
印度對這款機型的需求,十分迫切
印度空軍對計劃實施相當有信心,強調該項目代表著“印度朝著重新定義21世紀軍事能力邁出了大膽的一步。”但是印度前元帥科斯拉有一個擔憂:以前印度在采購ISTAR飛機時,存在官僚主義障礙以及印度軍方與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之間的分歧,引發了采購延誤的問題。可如今的解決辦法卻是“需要簡化采購流程”,有點避重就輕的想法。
這次印度制定ISTAR飛機的計劃有點過于急切,許多指標和設計沒有明確,只是簡單的計劃,先從國外采購三架客機,充當載機平臺,配備由印度自己開發的傳感器和電子系統,利用人工智能和高級分析技術實時處理信息,快速、準確地將可操作的情報傳遞給前線部隊和指揮中心。
平臺還是國外的
印度航展上的模型
目前,印度軍方僅給出一個基本的要求,最低飛行高度為12000米,續航時間至少為8小時,配合合成孔徑雷達,探測范圍大于200公里,地面目標雷達探測范圍大于150公里,光電/紅外傳感器等,但是具體如何實施沒有細節。印度現在只是稱:如果ISTAR飛機能夠研發成功,確實是印度國防技術能力的重大飛躍。不談具體的實施方法的方案,幾乎就在做夢!
印度確實試圖自研ISTAR飛機,在2023年印度航空展上,就推出過基于空客A319客機的國產ISTAR飛機模型,但是具體進展等于零。目前全球能夠研發ISTAR飛機的只有中、美,連俄羅斯都造不出來,以印度的印度水平,想利用5年時間,完成技術突破,只能說是妄想。還有單價僅想花費4億美元,3架一共12億美元,根本不夠用,可能連基礎研究都搞不定。
印度想造的不僅僅是一款,而是兩款
印巴空戰確實打醒了印度,讓印度知道自己在許多方面都存在著問題,但是卻沒有改掉印度好高騖遠的老毛病,隨隨便便地就制定計劃,只追求計劃如何完美,不考慮能不能完成計劃。
印度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能夠腳踏實地,制定計劃脫離實際,改不掉這個毛病,印度就無法扭轉目前的局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