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7日)正式迎來小暑節氣,這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十一個節氣,也是夏天的第五個節氣,標志著季夏時節正式開始。小暑時節天氣炎熱,人體消耗大,同時也是氣溫高、潮濕又悶熱的時段,身體常感沉重乏力,因此,遵守“春夏養陽”的原則,健脾祛濕、補充體力、科學養生在當下尤為重要。
上海市崇明區中西醫結合醫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上海市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團成員、ACSM-EPP運動處方醫師顏逸心結合崇明地產食材提供了夏日消食解暑、清熱健脾、科學運動的“小良方”。
顏逸心表示,季節養生要遵循科學原則,善用本地風物。崇明有不少地產食材具有調養脾胃、清熱解暑的天然優勢。例如“地標食材”白扁豆,搭配薏米熬煮成粥,是祛除體內濕氣、健脾開胃的經典方。冬瓜、絲瓜等本地時令蔬菜性質偏涼,清淡烹煮,能幫助排出濕熱,緩解暑氣帶來的煩悶。值得一提的是,在烹飪方式上宜選擇蒸、煮、涼拌等,避免油炸和辛辣,減輕腸胃負擔。
被譽為“六月雪”的崇明地產水果翠冠梨也即將上市,它甘甜多汁,富含水分與維生素,是絕佳的天然“清潤劑”,生津止渴效果顯著。
崇明綠道縱橫,“口袋公園”遍布全區,為居民提供了絕佳的運動環境。專家提醒,運動時避開高溫時段是首要原則。清晨日出前后或傍晚暑氣稍退時,在健身步道上進行低強度、長時間的有氧運動最為適宜,如慢跑、健走或練習舒緩的太極、八段錦。
此外,崇明還擁有著得天獨厚的騎行環境,東部、中部、西部均有多條“經典騎行路線”,例如東灘周邊的生態觀鳥路線、沿著西沙濕地的森林氧吧線、草港公路上的鄉村人氣線以及環崇明島海堤風光線,均是市民騎行運動、拍照打卡的好去處。
記者:楊佳祺
編輯:顧佳麗
責編:朱競華、顧佳麗
給我點贊和推薦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