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屆中國金融國際年會(Chin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Finance, CICF)于2025年6月29日至7月2日在深圳成功舉辦。本屆年會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高金/SAIF)、長江商學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經管學院/深圳數據經濟研究院和南方科技大學商學院/南方科技金融省級重點實驗室聯合主辦。
CICF始于2002,由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和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創辦。經過多年耕耘,CICF在全球金融學術屆的影響力日漸提升。2013年起,高金深度參與了CICF的組織和運營工作,幫助CICF在規模,質量和國際影響力方面跨上了新臺階,現已發展成為亞洲規模最大、學術水平最高、位居世界前列的國際金融學術會議。
本屆年會收到由3056位作者提交的有效論文投稿共計1758篇,最終錄用論文236篇,設置60個學術分會場,安排共計472場學術論文宣講和點評。來自全球各地的金融經濟學界翹楚齊聚鵬城,共襄盛舉,年會最終錄得注冊參會人數1345位,再創純線下年份參會人數新高,充分彰顯了年會在金融經濟領域舉足輕重的學術地位和國際影響力。
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講席教授、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資深訪問教授王江擔任本屆年會主席;長江商學院金融學講席教授、學術高級副院長王能擔任本屆年會議程委員會主席; INSEAD金融學講席教授、研究副院長方華與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金融學講席教授、副院長樓棟共同擔任本屆年會議程委員會聯席主席。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金融學講席教授、學術副院長嚴弘出席年會并致辭。
▲ 年會主席王江教授
▲ 年會議程委員會主席王能教授(中),聯席主席方華教授(左)及樓棟教授(右)
▲ 嚴弘教授致辭
201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托馬斯·薩金特(Thomas J. Sargent)教授為本屆年會主旨演講嘉賓。在題目為《基于短期債務實施最優財政政策》(Implementing Optimal Fiscal Policy with Short Term Debt)的演講中,薩金特教授與參會者分享了他與香港科技大學蔣為教授及長江商學院王能教授關于最優財政政策的最新合作研究(Jiang, Sargent, and Wang, 2025)。
▲ 主旨演講現場
Debortoli, Nunes, Yared (2021,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一文發現了當初始政府債務過高時,Lucas和Stokey (1983) 提出的最優財政計劃無法得到實施的問題。在Lucas-Stokey的框架中,后續拉姆齊規劃者(continuation Ramsey planners)因可自由重置當期稅率,當初始債務過高時,其會傾向于調整稅率至拉弗曲線峰值下方以增加基本財政盈余來減少債務,從而偏離最初拉姆齊計劃設定的稅率,即拉姆齊計劃執行失敗。
薩金特教授及其合作者解決該問題的創新之處在于修改了Lucas和Stokey (1983)的時序協議(timing protocol),即剝奪了下一期后續拉姆齊規劃者重置當期稅率的權力,但保留其設定下一期及未來稅率的權力。在新的時序協議下,政府用“短債”去優化管理政府債務,依靠發行短期債務來覆蓋累積財政缺口和當期到期債務兩項關鍵負債,同時對長期債務進行被動管理(不用調整,等到期了就支付。)該策略可以確保每一個后續拉姆齊規劃者在決策時所依賴的消費、債務等狀態變量與初始拉姆齊計劃者完全一致,進而確保各期后續拉姆齊規劃者的拉格朗日乘數保持不變,且與拉姆齊計劃的格朗日乘數一致。這是拉姆齊計劃得以成功實施的關鍵。該策略的有效性在不同初始債務結構和政府支出模式下都得到了驗證,即使在初始債務較高的情況下,拉姆齊計劃也能得以執行。這解決了Debortoli, Nunes, Yared (2021)對Lucas-Stokey及最優財政政策文獻提出的挑戰。而且Jiang, Sargent, and Wang (2025) 一文提出的以調整短期債來實施拉姆齊計劃的策略是于文獻中以長期債去實施拉姆齊計劃的結果是截然不同的。
該研究為可持續財政政策的設計與實施提供了新思路,在全球主要經濟體政府債務高企的今天,其對現實的理論指導意義尤為重要。
▲ Thomas J. Sargent教授發表主旨演講
年會議程為期三天,共設60個學術分會場,安排了472場學術宣講及點評,主題涵蓋金融學科的諸多前沿領域,其中包括AI驅動的資本市場; AI在交易、融資、運營部署及數據共享中的影響;ESG議題;ESG與財務績效:新驅動因素與視角;ESG與實體經濟;并購、創新與企業重組動態;創新與創業中的歧視與多樣性;創業金融;大數據與大模型;公司金融前沿研究; 共同基金中AI與人類激勵機制;宏觀金融;環境政策沖擊與資產價格;匯率動態與貨幣市場;記憶、啟發式與大語言模型;技術與創新;加密貨幣、同步性與擔保機制;家庭金融;金融領域的AI技術;金融與綠色經濟;金融中介;可持續發展與金融; 綠色金融;平衡之道:金融賦權與持續性不平等; 關系和公司;氣候變化與綠色投資; 全球金融摩擦;社會科學中的AI應用;實證資產定價; 投資者行為及其影響; 網絡和宏觀金融; 委托投資組合管理;未定權益; 現代金融系統中的網絡和溢出效應:AI、社會關聯與政策傳導; 信息、激勵與公司金融決策; 信息、交易與市場結構; 信息與投資者行為; 信息與資產定價; 性別與人才機制; 溢出效應與戰略互動; 因子稀疏性、動態性與復制; 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 銀行與公司金融中的代理摩擦; 員工與管理層關系; 政治偏好與AI的影響; 中國公司金融實踐; 中國貨幣政策與債券市場; 中國金融市場; 中國經濟中的儲蓄,貿易和融資; 住房市場與家庭金融:渠道與機制; 資本結構前沿; 資本市場與可持續發展; 資產定價:理論與實證的結合; 資產定價:行為科學與生成式AI的新視角; 資產定價前沿; 資產管理等。
滑動查看更多分會場掠影
來自上海高級金融學院的潘軍,嚴弘,于曉筠,汪勇祥,洪玉蓉, 黃秋實, 陳辰等學院全時教授多篇論文入選本屆年會。其中,黃秋實合著的論文更是斬獲喜岳最佳論文獎。學院博士生亦表現不俗,何永琦,彭清,鄭行健等同學的論文均獲錄取。此外,嚴弘,于曉筠,巨能久,汪勇祥,陳暉,韓冰,劉俊,修大成,楊立巖,張慧冰,周國富等多位學院全時及訪問教授擔任年會分會場主席;洪玉蓉,高俊雄,趙瀟,資超,陳辰,嚴冬,石克等學院全時教授擔任會議論文點評專家,充分展現了高金學者的出色學術實力。
年會同時成立了最佳論文獎評審委員會,由王能擔任主席,方華和樓棟共同擔任聯席主席,常鑫, 陳暉以及Rossen Valkanov擔任委員會委員。最佳論文獎評審委員會對由分會場主席提名的論文進行了審閱評選,最終七篇論文脫穎而出,分別斬獲夏一紅最佳論文獎,CICF最佳論文獎和喜岳最佳論文獎。各獎項具體獲獎名單如下:
夏一紅最佳論文獎
? Dongchen Zou獨著的”Bond Demand and the Yield-Exchange Rate Nexus: Risk Premium vs. Convenience Yield”
? Lishu Zhang獨著的“Resistance and Arbitrage: International Trade in Brown Loans”
▲ 夏一紅最佳論文獎頒獎現場
CICF最佳論文獎
? Lin William Cong, Yao Lu, Hanqing Shi與Wu Zhu合著的”Automation-Induced Innovation Shift”
? John Campbell, Can Gao與Ian Martin合著的”Debt and Deficits: Fiscal Analysis with Stationary Ratios”
? Wukuang Cun, Vincenzo Quadrini, Qi Sun與Junjie Xia合著的“SOE Inspections and Corporate Policies in China"
▲ CICF最佳論文獎頒獎現場
喜岳最佳論文獎
? Xi Dong, Joel Peress與Cathy Yang合著的“Anomaly Never Disappeared: The Case of Stubborn Retail Investors”
? Qiushi Huang,Leonid Kogan與Dimitris Papanikolaou合著的“Tech Dollar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Exchange Rates”
▲ 喜岳最佳論文獎頒獎現場
關于CICF
中國金融國際年會(Chin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Finance, CICF)旨在為全球的金融學者提供一個高水平的開放交流平臺,探討金融領域最新研究動態。
會議自2002年創立以來,穩步發展,聲名日隆,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目前已成為亞洲規模最大、學術水平最高的金融學術會議,在國際學術界更是和美國西部金融協會年會(Western Finance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WFA)、美國金融協會年會(American Finance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AFA)及歐洲金融協會年會(European Finance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EFA)并列全球四大國際金融學術會議。
自2013年開始,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攜手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連續多年與全國各地的高校共同主辦這一盛會,立足中國,放眼全球,助臂金融學術研究領域的長足發展。
關于SAIF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高金)是上海市人民政府為實現將上海建設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國家戰略,依托上海交通大學,按照國際一流商學院模式創立的國際化金融學院。學院成立于 2009 年 4 月 19 日,英文名稱為 Shanghai Advanced Institute of Finance (SAIF)。
高金始終秉承“匯聚國際一流師資、培養高端金融人才、構筑開放研究平臺、形成頂級政策智庫”的發展使命。在上海市政府和上海交通大學的鼎力支持下,參照國際一流院校的先進模式和治理結構自主辦學。
高金項目火熱招生中…
歡迎點擊小程序了解更多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