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險市場格局深度調整的當下,人身險公司與財產險公司紛紛將健康險視為戰略核心要地。其中,財產險公司發力尤其明顯。
金融監管總局數據顯示,2025年1—5月,保險業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3萬億元,同比增長3.8%。其中,人身險公司經營健康險保費收入3879億元,同比增長0.9%;財產險公司經營健康險保費收入1435億元,同比增長9.5%。
在此之中,帶病體保險異軍突起,成為市場新亮點。2025年上半年,各險企爭相發布新產品:泰康在線發布首款面向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醫療險“好效保·松青衛士”,為患者后續治療提供有力保障;水滴保聯合君龍人壽推出“帶病可買可賠”的長期重疾險“大力水手”,突破傳統核保限制,將多種傳統拒保疾病納入承保范圍;眾安保險對眾民保百萬醫療險進行升級,發布“眾民保百萬醫療險2025版”,通過可選加油包形式為慢病人群提供長期用藥保障。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隨著社會持續發展和醫學不斷進步,帶病體人群規模呈持續攀升態勢,其保險需求亟待釋放,為健康險市場開辟了全新賽道。在健康險保費規模連續兩年穩定在9000億級之后(2023年9035億元、2024年9773億元),2025年健康險能否順利突破萬億元大關備受矚目,而帶病體保險被視作驅動健康險增長的全新動能源泉。
01
長壽時代
帶病體保障供需失衡
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以及慢性病年輕化趨勢的加劇,我國帶病體規模已超過4億人,65歲以上人群發病率更是超過60%。國家心血管中心調查顯示,當前全國高血壓患者約2.45億,還有約1.2億慢性腎臟病患者和約1.3億糖尿病人群。
海通證券數據表明,商業健康險目前主要覆蓋15%的健康人群,輕癥、中癥都是廣闊的藍海市場。老年人群、慢病患者等“非標體”的保障需求日益增長,正推動整個行業從“保健康體”向“保帶病體”轉型。
所謂帶病體保險,是指帶病體人群可以進行投保的保險,而帶病體指的是在新的健康保險生效之前出現健康問題的,已被診斷或者正在等待診斷,已經或者正在接受治療疾病的人群。
2024年6月6日,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關于推進普惠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鼓勵發展專屬普惠保險,要求在未來五年內基本建成高質量的普惠保險發展體系,并加大特定群體(如老年人、殘疾人及患有既往癥和慢性病的人群)保險保障供給力度,引導保險公司積極發展面向各類風險群體的商業醫療保險。
由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中再壽險、鎂信健康于2024年共同發布的《帶病體保險發展研究報告》指出,當前我國商業健康險面臨著獲客難、風險高、創新難等行業痛點。而帶病體保險有效拓展了健康險客戶池且帶來多樣化的需求,有助于打破發展困境,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健康險產品升級轉型,為健康險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增長引擎。
泰康在線副總裁丁峻峰指出,目前,我國商業健康險的發展存在兩個低指標:一是商業健康險保費支出在衛生總費用的占比偏低,二是帶病體保險規模在健康險中的占比偏低。隨著“長壽時代”逐步來臨,帶病長期生存將成為常態。從保險行業的角度看,意味著帶病體人群規模還將繼續擴大。毫無疑問,發展帶病體保險,對于保險行業未來拓展市場空間、完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都具有重要意義。
02
產品創新
從“保健康人”邁向“保人健康”
《2024健康險行業報告》指出,目前我國帶病體保險市場在鼓勵慢病管理和適當放寬投保條件的基礎上,已推出多種類型的承保模式:一是以惠民保為代表的不限制被保險人患病狀態的健康險,這類產品特點是參保門檻低,通常無需健康告知,幾乎所有人都可以參保,為廣大帶病體人群提供了最基礎的醫療保障;二是以費率可調的長期醫療險為代表的“提前上車”模式,消費者即便患病后,也能按未出險人群一樣的價格享受保障,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帶病體人群后續保障的穩定性問題,讓他們不再擔憂因患病而失去保險保障;三是為疾病進展、復發提供保障的慢病險、疾病復發險。
另據麥肯錫數據,2020年我國帶病體保險保費約500億元,僅占當年健康險保費的6%左右。帶病體保險保費主要來源于惠民保、團體性質的企業補充醫療險和高端醫療險等,相較于帶病體人群約2.5萬億元至3萬億元的醫療支出,帶病體保障缺口顯著。
2020年,泰康在線在行業內率先提出“保人健康”的理念,融合醫藥產業資源,推出一系列面向帶病體人群的產品。目前該公司覆蓋帶病體人群的產品主要包括兩大類:一是面向全人群的醫療險和重疾險,不同疾病程度都可以購買;二是單病種(腫瘤)復發險,為疾病未來進展風險提供保障。以“好效?!毕盗袕桶l險為例,目前已覆蓋乳腺癌、甲狀腺癌、腸癌、肺癌、肺結節等高發腫瘤。不僅為患者提供復發風險的保障,還整合醫療資源,如北上廣三甲醫院權威專家、國內外最新獲批的創新藥等,為患者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務。
2025年,泰康在線進一步開拓淋巴瘤新戰場,推出首款面向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的商業醫療險“好效保·松青衛士”,為一線治療患者提供復發進展到后線治療的醫療保障,不僅涵蓋化療、干細胞移植等傳統治療方案,還納入該領域全球首個雙特異性抗體療法和CAR-T細胞療法。
作為國內首家全國性相互保險組織,眾惠財產相互保險社成立九年來,也將特定疾病領域內的健康保險作為重要探索方向,推出全國首款面向1.3億慢性腎臟病患者可帶病投保的相互保險產品“腎愛?!鄱喽嗄I病互助保險”。目前,該公司已陸續開發相關產品16種,打造了國內最全腎病保險產品矩陣,累計承保人數近10萬人。
業內人士指出,盡管各險企在帶病體保險產品開發方面積極探索創新,但受限于保險公司在醫療技術積累、風險管理手段、產品精算經驗、人才結構等諸多環節與市場需求的不匹配,整個帶病體健康險市場的發展還處于早期階段。
由于我國是以醫院為主體的醫療體系和以醫保為主體的社會保障體系,患病及用藥數據均掌握在醫院方和醫保方,商保參與程度有限,在整個醫療支付中占比較低。商保僅掌握商保資金的賠付支出,且因參保人絕大多數為健康人群,導致患病人群的醫療數據不足,單獨開發帶病體保險產品難度較大。
在近日召開的“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黃心宇表示,在確保數據安全和保護隱私的基礎上,探索推進醫保數據賦能商保,加快推進醫保數據在商業健康保險領域的應用,支持商??焖俸吮@碣r,支持開發更多商業健康險產品,實現從“保健康人”到“保人健康”的轉變。
03
四方發力
建設共生共榮健康新生態
在政策的強力推動下,制約帶病體產品創新的堵點正被逐一打通。在商業健康險邁入生態化轉型的當下,亟需通過“醫+藥+險+AI”的深度融合,構建新型產業協作范式,以破解供需結構性矛盾。
泰康保險集團副總裁、泰康在線總經理李朝暉表示,目前我國已出臺一系列政策鼓勵商業健康險的發展,為帶病體保險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泰康在線以互聯網為載體,以產品創新為抓手,聚合醫療、醫藥、健康管理等各類優質服務資源,逐步構建起包括費用補償、醫療服務、藥械科技、健康管理四大維度的健康醫療生態閉環。而要提升全人群、全周期健康保障與服務水平,未來還需進一步加強醫、藥、險的協同,促進資源、數據共享。
帶病體產品的發展將進一步推動健康保險與健康產業鏈的深度融合。保險公司將圍繞帶病體人群的健康需求,整合醫療、醫藥、健康管理、人工智能等資源,構建完整的健康生態系統。在這個生態系統中,各方將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共同為帶病體人群提供優質的健康保障和服務。例如,保險公司可以與醫療機構合作,為客戶提供就醫綠色通道、專家會診等服務;與醫藥企業合作,提供創新藥物的保障和配送服務;與健康管理機構合作,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與醫保部門合作,運用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技術,深度挖掘分析數據,提高風險評估準確性,為產品定價和風口提供有力支持。
隨著社會對帶病體保障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以及保險公司在產品創新和服務提升方面的不懈努力,帶病體產品的市場規模有望持續擴大,為保險行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撰文:樂魚
編輯:一諾
設計:曉瀅
校對:安文
審核:曦曦
出品:新時代保險研究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