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約翰·斯坦貝克出生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薩利納斯山谷。這座山谷位于兩道山脈之間,有著寬闊、平坦的肥沃土地。谷地的東邊是溫暖宜人的加比蘭山脈,西邊是高聳入云、峰巒起伏的圣盧西亞斯山脈,它使不遠處的大海顯得遙不可及。正是在這片近乎與世隔絕的土地上,斯坦貝克度過了他重要的童年時光。
加利福尼亞州薩利納斯山谷
1919年,斯坦貝克離家前往斯坦福求學,后輾轉紐約,開啟寫作生涯。在他最初的創作歲月里,薩利納斯山谷的記憶、經驗與觀察成為了最直接的靈感源泉。除了首部作品《金杯》,他的小說幾乎都以薩利納斯山谷及山谷盡頭的蒙特雷為背景。就連他晚年傾注巨大心力完成、并視作“唯一”的長篇《伊甸之東》(原名“薩利納斯山谷”)的故事也根植于此。可以說,故鄉薩利納斯山谷不僅是斯坦貝克創作的原點和動力,更是他回望一生的精神錨點。
近期,浦睿文化推出的這本斯坦貝克中短篇杰作選《人鼠之間 長谷》,可以讓我們集中領略作者筆下的薩利納斯世界。繼《憤怒的葡萄》和《伊甸之東》之后,本書匯集了斯坦貝克最為著名、也最為暢銷的中篇《人鼠之間》,以及首次引進簡體中文版的經典短篇小說集《長谷》,共收錄14個故事。這些作品創作時間集中(約在1933-1937年間),且絕大多數以薩利納斯山谷為背景或線索串聯,堪稱一部精心編織的“薩利納斯故事集”。無論是初次接觸斯坦貝克的人,還是他的資深讀者,都能從中更深入地理解他的文學版圖。
《人鼠之間》(Of Mice and Men,1937)講述了兩名處境艱困卻仍對生活抱有期盼的農場流動工人,如何一步步滑向無可挽回的悲劇。故事展現的,不僅是關于友誼和夢想的幻滅,更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一段“異質”的關系,在冷酷無情的環境中被吞噬的命運。美國恐怖小說大師斯蒂芬·金(《肖申克的救贖》《閃靈》作者)將其列為自己最愛的小長篇之一。
《長谷》(The Long Valley,1938)被公認為斯坦貝克“最好也是最知名”的短篇集,最初由Viking Press集結出版。書名中的“長谷”,指的就是狹長的薩利納斯山谷——它沿著薩利納斯河自東南向西北延伸,直至太平洋海岸的蒙特雷。這部集子中的故事,是斯坦貝克作品中最常被選入教科書的故事,被美國大學本科生與高中生廣泛閱讀。法國當代文豪安德烈·紀德認為《長谷》中的一些故事足以媲美俄國短篇小說大師契訶夫,某些方面甚至更勝一籌。其中,《謀殺》和《小紅馬》中的第三章《承諾》曾榮獲歐·亨利獎。
和我們熟悉的斯坦貝克的其他作品相比,《長谷》散發著一種詭譎、驚悚的神秘氣質,同時彌漫著淡淡的憂傷,精確地刻畫了那片土地上人們的生存狀態。他們迷茫于自己真正的渴望,也因此不知如何追尋。他們活著,基于一種未經省思的原始力量驅動。有評論家指出,這部集子中情感與表達的直接性,賦予了人物蓬勃的生命力。
一個走出孤獨的作家設法像一顆遙遠的星辰一樣散發信號。他不說話,不教誨,也不發號施令。相反,他試圖建立一種意義的聯系,情感的聯系,觀察的聯系。我們都是孤單的動物。我們把全部人生都用來減輕孤獨。
在《埃克塞特人》報創刊七十五周年紀念時,斯坦貝克曾如此闡釋創作。對他而言,講故事,或是啟發聽者去感受故事,是一種緩解內心孤獨的方式。通過創作,他與遠近的人們建立聯系,避免自己遠離真實的人群與世界。
時至今日,斯坦貝克的作品依然能深深打動我們,原因就在于他作品中對人的境遇與人類本質的誠實發現——那些在最深的地方仍然共通的東西,人類渴望理解與被理解,卻又無奈地被自身處境阻礙。脫胎于美國經濟凋敝、民生問題嚴重的大蕭條時期,《人鼠之間 長谷》固然是時代洪流下的產物,但它亦有著能夠回響百年的思想內核,值得我們現代人一讀再讀。
【新書推薦】
《人鼠之間 長谷》
作者:[美]約翰·斯坦貝克
譯者:林捷逸/賴怡毓
出版社:浦睿文化·湖南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5.7
人性與命運并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斯坦貝克用十四個故事展現大時代洪流之下小人物的悲喜與困境。兩個局外人竭力在殘酷世界尋找一席之地的動人故事《人鼠之間》,歐·亨利獎獲獎作品、令人悚然的短篇杰作《謀殺》,作家最具野心的女性故事《菊花》,美國家喻戶曉的成長小說《小紅馬》等。在斯坦貝克精煉而敏銳的筆下,這些故事呈現出動人的感染力,讓我們不僅被人物頑強的生命力所打動,也被其隱隱透露的殘忍和傷感深深吸引。
-End-
編輯:梨&哈
了解更多請關注
新浪微博:浦睿文化
微信公眾號:浦睿文化
豆瓣:浦睿文化 / 巨鹿村
小紅書:浦睿文化
加入「浦睿生活館」
獲取更多新書資訊
參與浦睿福利活動
添加浦睿君個人微信(prwh201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