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7 號,烏克蘭衛國戰爭第 1229 天,烏克蘭總參謀部宣布,俄軍在烏克蘭累計損失已經超過 102 萬人,在過去一天內的士兵戰損達到 1100 人。
此外,烏克蘭人還摧毀了敵軍 3 輛坦克、7 輛裝甲戰車、33 門火炮、2 臺火箭發射車、233 架無人機、118 輛運輸補給車、 2 臺特殊設備。
近日,烏克蘭特種部隊對位于俄羅斯沃羅涅日地區的鮑里索格列布斯克空軍基地發動了一次成功的軍事行動。據報道,俄羅斯軍隊的滑翔炸彈倉庫遭到襲擊。爆炸對附近的飛機造成了進一步損壞。NASA公司的地圖證實該空軍基地發生了大規模火災。該基地擁有多種攻擊機,例如蘇-34、蘇-35S和蘇-30SM。
此外,俄羅斯官方為墜毀于下諾夫哥羅德州庫列巴基鎮附近的蘇-34戰斗轟炸機領航員發布了訃告。帕夫洛夫·亞歷山大·尼古拉耶維奇少校,1984年2月1日出生,布里亞特共和國人。7月1日,他因從一架起落架未釋放的蘇-34戰機上彈射失敗而不幸身亡。
由于烏克蘭無人機的持續威脅,俄羅斯數百個航班延誤或被迫取消,俄羅斯的多個機場陷入癱瘓。在普爾科沃,48 個航班延誤,74 個航班取消。在謝列梅捷沃,當晚有 174 個航班被取消,另有 47 個航班延誤。一架飛往阿拉木圖的航班滯留超過 15 個小時,許多乘客開始生病,機上爆發了丑聞。在斯特里吉諾機場(下諾夫哥羅德),實行“地毯式”管制——所有航班延誤,乘客被告知至少兩天內不能離開。有孩子的家庭直接睡在機場的地板上。有些人滯留在國外,包括土耳其,無法返回。
但最離奇的是,視頻顯示:滯留在謝列梅捷沃的乘客突然唱起了《喀秋莎》。感覺就像國家下令的快閃族。因為每當俄羅斯人有群體焦慮或疑問時,他們就發現身邊有一群人不約而同的唱“喀秋莎”。
今天是烏克蘭的海軍節,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希爾斯基在此之際專程訪問了頓涅茨克。希爾斯基稱這次活動非常愉快, 并親自為烏克蘭武裝部隊海軍第36和第38獨立海軍陸戰旅的官兵授勛。
早些時間俄羅斯人散布虛假信息,聲稱控制了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地區的達赫內定居點,但謊言很快被揭穿,烏克蘭第37獨立海軍陸戰旅第2海軍陸戰營的士兵們上傳了他們在此據點活動的視頻,視頻顯示烏克蘭人在達赫內插上了一面烏克蘭海軍陸戰隊的旗幟。
為了撕破烏克蘭人的防線,打破戰場上的僵局,越來越多的前線信息顯示俄羅斯人正在使用毒氣作為武器。英國化學武器部門前負責人布雷頓·戈登上校表示,隨著俄羅斯加大毒氣襲擊力度,烏克蘭前線開始變得像一戰時的伊普爾。俄羅斯在烏克蘭的地面戰爭類似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塹壕戰——無論是在規模還是在戰術上。
俄羅斯軍方使用有毒工業化學品,雖然其致命性不如神經毒劑,但仍然是迫使烏克蘭軍隊撤出防御陣地戰略的一部分。如同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樣,最初缺乏防護裝備讓攻擊者占據了優勢——但英國提供的專用口罩預計很快就會抵達。
歷史驚人的相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向前線運送防護裝備,消滅了這種可怕的武器,正如英國口罩在未來幾周內抵達烏克蘭后,也應該起到同樣的作用。”
英國化學家、生物學家、放射和核防御部隊前指揮官布雷頓-戈登上校憑借其在伊拉克、敘利亞以及索爾茲伯里諾維喬克襲擊事件中的豐富經驗指出:那些恐怖組織和流氓國家都有一個相似之處,他們特別喜歡使用化學武器作為達到目的的手段。俄羅斯在烏克蘭使用此類武器的行為基本上沒有受到任何挑戰,因為烏克蘭只會被動的防御,而無法采用相同的手段作為武器。
“像弗拉基米爾這樣的暴君可能會更加大膽地使用更多有毒和致命的化學武器或病原體來對付我們。”
最后,他呼吁加大對國防和情報領域的投資:
“如果我們的防御能力不足,那么我們的公共服務或福利制度有多完善都無關緊要。因為早晚有一天會成為克里姆林宮的下一個獵殺目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