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俠小說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角色。有正派,有反派,也有亦正亦邪的人物。因為各自的性情不同,也讓讀者對之有不同的看法。
你比如說在《飛狐外傳》這部小說,身為女主角的袁紫衣,就不受人喜歡。很多人覺得袁紫衣不但是非不分,而且還沒有出家人的樣子。
明明報完仇,完成了使命,還要回到天山,那么又何必招惹胡斐呢?讓胡斐小鹿亂撞,魂不守舍,結果袁紫衣卻拍拍屁股走了。
(袁紫衣影視劇形象)
比如說在金庸的《射雕英雄傳》這部小說中,也有兩個角色不討人喜歡。一個是包惜弱,一個是瑛姑。
包惜弱是好心辦了壞事,導致了牛家村血案的發生。太過于憐貧惜弱,以至于在大是大非面前,沒有了底線。
而瑛姑呢,跟周伯通偷吃禁果,孩子被裘千仞所傷,卻遷怒于南帝。逼得南帝出家,仍舊不放過,勢必要置南帝于死地。
其實在金庸的十五部武俠小說中,每一部都有令人討厭的角色。在金庸的封筆之作《鹿鼎記》這部武俠小說中,誰又是最讓讀者討厭的一個角色呢?
有人說是風際中,風際中最后出賣了天地會。誰都沒有想到,風際中居然是康熙安插在天地會的臥底,不但監視著韋小寶的一舉一動,而且還給了天地會致命一擊。
但風際中,就是個反派,也得到了應有的報應,最后死在了雙兒的火槍之下。有人說是建寧公主,建寧公主的確是個很奇葩的女子。似乎有人格分裂癥,一會花容月貌,我見猶憐,一會又換了一副面孔,有受虐癖。
但建寧公主對于韋小寶沒得說,至少沒有出賣過韋小寶,也愿意跟韋小寶在一起。其實在金庸的《鹿鼎記》中最讓讀者討厭的一個女子,就是方怡。方怡剛出場的時候給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可是后來卻越來越讓讀者失望。
(韋小寶、方怡、沐劍屏影視劇形象)
也許正是因為前期她的形象良好,后期卻對不起韋小寶,再三出賣韋小寶,令人覺得很討厭。方怡隨著搖頭獅子吳立身、師兄劉一舟等人進宮刺殺康熙,以嫁禍給吳三桂。卻被大內侍衛圍追堵截,先后被抓。
韋小寶無意間救了方怡,并且將方怡帶到了他的居室。等到沐劍屏和方怡會面,韋小寶才知道她們是師姐妹。方怡長得很美,韋小寶自然嘴上大占便宜。讓方怡叫他好哥哥,他才肯救劉一舟等人。
方怡無奈之下,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叫了幾聲好哥哥。韋小寶也的確說到做到,救了吳立身、劉一舟等人。從此,方怡便決定放下劉一舟,留在韋小寶的身邊。韋小寶要上少林的時候,方怡還主動要陪他一起去,照顧他的衣食起居。
一直到這里,方怡給人的感覺都是正面的。畢竟方怡是沐王府的人,沐王府又是反清勢力。方怡為了救沐王府的人,不得不答應韋小寶的無禮條件,發下誓言愿意做韋小寶的大老婆。韋小寶救了劉一舟等人,方怡也的確說到做到。
一個有骨氣,勇于犧牲自己幸福,去救他人生死的形象,留在了讀者的心目中。可是等到韋小寶和方怡后面再相見的時候,方怡卻像換了個人一樣。
不但帶有目的性的接近韋小寶,而且還誘導韋小寶上了神龍島。如果真的是因為豹胎易筋丸的緣故,就沒有了氣節,就違背了自己的誓言,的確令人看不起。
反觀沐劍屏,雖然是沐王府的小郡主。但是在被神龍教控制之后,卻一直沒有出賣韋小寶,反而積極跟韋小寶聯絡。兩人的人品,高下立判。沐劍屏始終是那純潔善良的形象,而方怡的形象卻越來越晦暗。
好像韋小寶變成了一個陌生人,曾經的發下的誓言什么的,都已經不存在。總之,方怡一而再,再而三欺騙和出賣韋小寶。令韋小寶都覺得無語,多次惱怒之下咒罵方怡。
可是氣歸氣,韋小寶最后還是收留了方怡,讓方怡留在了身邊。當然了,韋小寶自己也知道,方怡就是個白眼狼,帶著反骨。只要自己有危難,她絕對第一個先跑。
方怡的形象為何會一落千丈呢?可能是現實擊敗了她,當經歷了多番生死考驗之后,她已經將慷慨大義都拋到了腦后。變得惜命和認清了現狀,活著比什么都重要,什么誓言、大義,在生死面前,都不值得一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