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消息,2025年7月6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七次會晤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印度總理莫迪出席,而此前印度剛對美放了個大招。就在峰會前幾天,7月4日,印度向世界貿易組織通報,要對美國征收7.24億美元的報復性關稅。這事兒的由頭是美國對印度汽車及零部件加征關稅,影響了印度28.9億美元的出口。印度商業和工業部長戈亞爾說得很直接,印度拒絕倉促達成貿易協議,只有互利互惠才能簽。印度這態度轉變可不小。
之前美國覺得印度可能是最早簽協議的,畢竟是“四方安全對話”伙伴,還有層親戚關系。可現在印度不光不簽,還直接反擊,這背后有啥原因呢?先看印度的經濟狀況。印度在和美國的經貿關系里,其實挺被動的。它的進出口大量依賴美國市場,不像中國,對美貿易依存度只占整個貿易依存度的12%。美國要是拿捏它,印度扛不住。這種經濟上的脆弱性,讓印度在談判中沒多少籌碼。
莫迪(資料圖)
再看中美的動作。之前中美簽署了貿易協議,雖然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加征了10%關稅,但中國也把關稅負擔轉給了美國消費者,既給了特朗普面子,又沒損害自己利益。可印度做不到啊。中美關稅休戰,印度的活動空間被大大壓縮了,之前還能在中間周旋一下,現在沒轍了,只能低頭。還有印度自身的利益考量。農業和乳制品是印度的命門,國內利益集團集中在這一塊。
美國作為農業強國,轉基因農作物和乳制品要是沖進印度市場,對印度本土產業是毀滅性打擊。所以印度死守這兩條紅線,其他領域可以談。之前印度可能覺得中國能做到的自己也能,結果發現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美國沒把它當平等伙伴,它沒那實力。莫迪這時候去參加金磚峰會,也有自己的算盤。這次金磚峰會主題是“加強全球南方合作,促進更加包容和可持續的治理”,新成員加入后,金磚國家在全球的影響力更大了。
莫迪和特朗普(資料圖)
印度想通過加強和金磚國家的合作,尤其是在關鍵礦產等領域,來增加自己的話語權,擺脫對美國的依賴。印度的這一系列操作,特朗普可能嚴重低估了。他可能以為印度會像其他一些國家一樣妥協,結果印度不僅沒妥協,還來了這么一手。之前美國商務部長在和歐盟談判的關鍵時候去度假,談判隊伍缺人,現在又和印度談崩,特朗普政府的談判策略和對各國的判斷,可能存在不小的問題。
看看其他國家的反應,歐盟準備了對210億歐元美國產品加征關稅的計劃,還有額外950億歐元的清單;中國早就主動出擊,和美國達成了對等關稅減免,還采取了稀土出口管制等反制措施;越南、英國妥協了,結果得到的協議對自己不利。這說明面對美國的關稅壓力,各國都在根據自己的利益做出選擇,妥協不一定有好結果,強硬反而可能爭取到更多。
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七次會晤(資料圖)
全球貿易格局正在發生變化,“美國優先”的口號喊得再響,也擋不住各國維護自身利益的決心。印度這次重回金磚,又對美“砍了一刀”,就是一個明顯的信號,說明它不想再跟著美國的節奏走了,要自己掌握主動權。接下來,隨著7月9日美國設定的“最后期限”臨近,各國之間的博弈還會繼續,特朗普的“關稅大棒”能不能奏效,還真不好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