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記者 老盈盈
7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江會芬在“債券通周年論壇2025”上宣布了三項新的對外開放優化措施,進一步深化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支持人民幣離岸市場發展。
其一,是完善債券通“南向通”運行機制,支持更多境內投資者走出去投資離岸債券市場。江會芬表示,今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亞洲金融論壇上宣布了“南向通”的一系列優化措施,其中支持境內投資者更便利購買多幣種債券、延長結算時間、增加托管行等措施目前已落地。近期將擴大境內投資者范圍至券商、基金、保險、理財等4類非銀機構。
其二,是優化債券通項下的離岸回購業務機制安排,便于境外投資者開展流動性管理。江會芬表示,將拓寬離岸回購應用場景,可交易幣種由人民幣拓寬至美元、歐元、港元等多幣種,支持香港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系統)參照債券回購的國際通行做法,取消對回購質押券的凍結,進一步盤活質押券,支持香港CMU系統簡化債券賬戶開立等業務流程,提升操作便利度,后續還將擇機推出跨境債券回購業務。
其三,是優化互換通運行機制,進一步滿足投資者的利率風險管理需求。今年在豐富產品期限和類型的基礎上,將建立報價商動態管理機制,擴充互換通報價商隊伍,并調整互換通每日交易凈限額。
江會芬亦同時表示,正在積極研究推進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的其他措施。一是深化拓展境內外金融市場聯通合作,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債券成為全球高質量流動性資產。二是提升跨境投融資的便利化水平,推動建立面向境外投資者的一站式開戶平臺,與財稅部門共同推動明確面向境外投資者的后續免稅安排。三是豐富離岸人民幣金融市場的產品體系,提升市場流動性,推動在岸與離岸人民幣市場形成良性循環。
2025年7月3日,債券通迎來“北向通”正式啟動八周年關鍵節點。債券通有限公司發布的運行報告顯示,截至今年5月末,債券通“北向通”累計成交9156億元,日均成交482億元。與開通首月的日均成交15億元相比,增長超31倍。截至今年5月末,通過債券通“北向通”入市投資者達835家。
江會芬表示,今年上半年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全球市場劇烈波動,但中國金融市場表現相對穩定,全球投資者持續看好中國債券市場,境外機構持有中國債券總量較今年年初增長近2000億元,表明境外機構在關稅事件后普遍看好人民幣資產,中國債券在富時全球國債指數中的占比升至全球第二,在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中的占比升至全球第三,均高于納入指數時的預期占比。
(作者 老盈盈)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老盈盈
廣州采訪部主任 關注華南金融機構、資本市場及區域內重大新聞事件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