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網友私信套近乎,先是將自己家庭情況和盤托出,又是直接寄個手機作禮物。這樣的“以誠相待”背后藏著什么貓膩?
北京西城公安分局7月7日通報了一起典型電詐案例,年過半百的杜女士深陷這樣的套路,50萬元全都打了水漂。
今年3月,杜女士刷抖音時接到了一條私信,對方說杜女士很像他的同學,借此套近乎和杜女士攀談起來。在之后的網聊中,這個男人將自己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告訴杜女士,他自稱是現役軍官,父親是烈士,家里還有個老母親,雇了個保姆在唐家嶺住,其本人在順義區有套房子,女兒在澳大利亞上學,還給事主發了自己的照片和證件。當得知杜女士有家庭后,男子甚至問杜女士能不能離婚重組家庭。
已經年過半百的杜女士并未答應,但對方仍然每日噓寒問暖。不僅如此,對方還以杜女士的手機使用時間長了,總是卡頓為由,向杜女士要了收貨地址,直接寄了一個手機作為禮物。
又是發證件照片、交代家庭情況又是送禮物,男子很快贏得了杜女士的信任。3月底的一天,男子說自己正做投資,收益特別好,可以讓杜女士也跟著一起賺錢。隨后, 對方讓杜女士用他贈送的手機登錄一個投資網站,一步步指導杜女士綁定個人賬戶,轉賬充值進行投資。杜女士起初只是投三五千元,看到收益不菲后,便一次次加大投資,累計通過銀行轉賬25萬元。
“線上轉賬金額有限制很麻煩,你給我現金,我可以幫忙換成美元投資。”此時的杜女士已經對對方言聽計從,按照對方約定的時間、地點,先后5次將共計25萬元現金交給對方派來的取錢人。
投資兩個月后,杜女士詢問對方何時能將投資款取出來,沒想到,對方一聽杜女士想提現,馬上稱自己因為犯法可能會被抓,讓杜女士不要再聯系了。杜女士這才意識到被騙,向西城警方報案。
警方根據杜女士提供的線索進行追查,先將與杜女士交接現金的取錢人抓獲。隨后根據物流記錄,追蹤到給杜女士寄送手機的嫌疑人。經查,該嫌疑人受境外電詐人員指示,專門給被害人寄送手機、鮮花等禮物。
騙子不談錢先給事主寄手機,是民警近期發現的電詐新套路。
反詐民警分析:“這一方面是用小恩小惠贏得事主信任,另一方面,有些事主的常用手機可能安裝了反詐App,讓事主用新手機下載涉詐軟件、登錄涉詐網站可以規避安全保護,也防止被事主家人發現端倪。”
反詐民警表示,在這類交友投資類詐騙中,騙子通過婚戀交友等社交平臺與受害人取得聯系,根據事主的個人特點,要么偽裝成軍人增加神秘感和安全感,要么偽裝成公司企業高管抬高身價,要么偽造出生活共同點博取信任和認同,對受害人噓寒問暖、關懷備至,將受害人拖入虛假感情的泥沼。之后,再打著有特殊資源、掌握平臺漏洞能獲得高額投資回報等幌子,誘導事主跟投。在“情感”和“收益”的雙重加持下,騙子一步步引誘事主加大投資,直到事主沒有利用價值或要求提現,騙子就會立即斷聯。
民警提示市民,網絡投資有風險,一定要選擇合法正規的平臺和機構進行投資理財,凡是聲稱有內幕、穩賺不賠的,很可能是詐騙。虛擬世界真假難辨,網絡交友更需謹慎,謹防掉入騙子定制的“情感陷阱”中。
來源:北京晚報
參加中小學志愿活動,積累志愿時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