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真有種“手段用盡,但無人買賬”的感覺,而且他的嘴里就沒有一句實話,全是用來虛張聲勢的套路
7月1號他說,不會延長“對等關稅”最后期限,7月9號一到,那些沒和美國達成協議的國家,就會被征高關稅
結果呢,沒人鳥他,除了越南達成了協議外,其他國家都在觀望
真要到7月9號了他又變了,改口說將把關稅暫緩期延長到8月1號,還強調絕不會再延期,同時為了面子上過得去,特朗普想出了給各國送“恐嚇信”的招式
并且為了強調自己多牛比,他把發給各國的信函全都發到網上,以彰顯他依舊掌控全局
現在打開特朗普的社交媒體,密密麻麻的全是信
隨便挑一封看看是怎么寫的吧
(原文英文,網頁自動翻譯)
信的格式都是一樣的,主要內容也一樣,就是對象國換一換
信的一開始說好話,希望你和美國共同前進,邀請你來加入美國這個世界第一大的非凡市場
后面是“但書”,但是呢你們國家很壞,你們國家一直占美國便宜(高額逆差),這就不是互惠互利了
所以8月1號后,將對你日本的所有產品征收25%關稅,請你理解
最后是威脅,如果你敢對我展開報復,那你報復多少,我就往你25%的基礎關稅上再加,你對我報復10%,那我對你的關稅就是35%
特朗普一共向14個國家發了這種“恐嚇信”
這里面有幾個重點,第一這十四個國家是目前難啃的硬骨頭,他們不愿在關鍵產業上對美國讓步,比如日本的稻米、汽車,一直不肯松口讓美國低關稅進來
韓國也一樣,在農產品,鋼鐵,汽車等方面不能對美國讓步,這些國家的農協和農民選票力量都很強大,導致在談判桌上,特朗普無計可施
那么有難啃國家,就有即將達成協議的國家
第二個重點是除了這14國外,其他的主要國家和經濟體,諸如印度,即將與美國達成協議,歐盟也快要達成協議
印度的莫迪雖然也難啃,但印度的策略是,先和美國達成一項“臨時協議”,等后面再慢慢談其他細節
貝森特主導的對印度談判,目前在貨物貿易上已達成主要共識,特別是在美國農產品殺入印度,以及美國汽車零部件殺入印度等高敏感行業的關稅調整
印度愿意對這些敏感“貨貿領域”松口
但是在服務貿易方面,比如服務業、數字貿易等服貿深層次領域,貝森特還拿不下來
特別是印度現在對于美國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缺乏,同時會采取強行技術轉讓等手段,侵犯企業知識產權,這些領域印度不肯讓步
總的來說,印美可能達成一份關于貨貿的小協議,以讓特朗普宣布成功,讓特朗普高喊又贏了,但更廣泛的涵蓋服貿的美印協議,則不知道什么時候會有
另外一個不是那么難啃的經濟體,是歐盟,歐盟不在收“恐嚇信”的名單里,這主要歸功于歐盟主席馮德萊恩與特朗普的頻繁通話
和印度策略一樣,歐盟也打算盡快和美國達成一份“快速簡便”的小貿易協議
這樣一來能讓好大喜功的特朗普有面子,有臺階下,滿足特朗普的“贏學”,同時小協議不會傷及歐盟核心產業,讓美國維持原先的低關稅,再繼續慢慢談,繼續拖下去,但保證不和美國撕破臉
歐盟現在采取的就是這個策略
那接下去就剩下第三塊了,那就是中國
美國與中國的談判,既不在難啃的范疇,也不在好啃的范疇,中美談判完全是另一個領域的問題,不單單是經濟和貿易
當前中美間的談判只能用“謹慎前行”四個字形容,距離達成最終協議還很遠,但雙方都保持著友好的接觸,至少不撕破臉
倫敦會談上美國放松部分管制,中國降低稀土出口限制,同時框架性協議已經達成
所謂框架性協議,就是中美雙方各自列出最關心的核心問題,然后再這些個核心框架下,談判細則
未來幾周,中美將繼續展開談判,但不管怎么樣,中美如果能談成,能出一份談判協議,那一定是最后的,一定是其他主要國家都談完了,才可能會有一份中美協議
這是由“中美兩強”的特殊性決定的
另外特朗普現在表現出了越來越多的“吠叫”動作,他昨天突然毫無征兆的對正在召開的金磚峰會發出威脅,說如果金磚峰會敢針對美國,就給你們加稅
金磚峰會是金磚國家的會議,跟美國本沒有關系,但特朗普還是要“叫上那么一口”
這其實展現出的是美國的心虛與擔憂,美國目前對全球無差別的發動貿易戰,他是真的怕其他國家會聯合起來,會團結起來形成某個集合體,共同對付美國
特別是在針對取代美元方面,某個集團完全可以在集團內推行逐步“去美元進程”,集團內成員交易可以用其他貨幣結算
這是特朗普最不愿看到的,尤其是《大而美法案》上路后,美國國債將沖破40萬億,全球對美元的信心都越來越動搖
而這次金磚峰會的主辦國巴西,總統盧拉也毫不客氣的回擊特朗普,他說“世界不需要皇帝”,金磚也不會對特朗普屈服
但是世界上另一個區域經濟集團東盟,目前卻出現了分歧
根據《南華早報》報道,美國和越南達成的關稅協議,對東盟的團結構成挑戰
這話什么意思呢?直白講就是,越南是獨自談判,不利于歐盟
在特朗普發信的14個國家里,東盟占了大多數,什么馬來西亞、印尼、孟加拉、老撾、泰國、柬埔寨、緬甸
為什么那么多東盟國家,美國那么難啃,要發恐嚇信給他們呢?
這背后的原因是東盟內部,早就制定了“一體化談判”的策略,東盟認為東盟國家單獨一個個和美國談,那太過弱小,很容易被美國拿捏吃掉
所以大多數東盟國家想要團結起來,以“東盟”這一個整體,去和美國談判,就像美國和歐盟這整體談判一樣
東盟有7億人,3.8萬億GDP,以整體去和美國談判,絕對比單獨談判條件要好得多
可沒想到越南卻“獨走”,居然脫離了東盟整體,快速與美國達成協議,這就破壞了東盟“一體化談判”的策略,同時也對整個東盟的團結造成影響
首先,越南獨走談完了,那如果美國引誘其他東盟國家說,“來單獨談,條件更好”,你們東盟別團結了,東盟團結美國就不會和你們談,直接加你關稅,你們看看越南都已經談成了
越南那么快和美國達成協議,會打擊其他國家繼續團結的心,可能動搖他們愿意放棄“一體化談判”策略,轉而學習越南,與美國單獨談
其次,越南的談判結果,會成為參照模板
美國與越南談成的結果,就給東盟各國談判結果設了天花板
美國在和其他東盟國家談判時,給的條件都不可能好于和越南的談判結果
這是非常顯而易見的談判手段,所以越南單獨與美國“媾和”,一個更大的影響是,其他國家的談判結果只會越來越差
所以總的來說,目前全球關稅的事態依舊很復雜,難啃的國家如日韓和東盟多國不愿意妥協,松口的如印度和歐盟,愿意給特朗普一個面子,達成部分快速簡便的協議,剩下大的再慢慢談
而中國和美國兩強,則要等到前面那一群小的都談完了,才可能會有結果
而接下去最大的關注點,其實是在日韓
日韓之中有一個松口了,另一個也很快會松口,因為日韓對美的本質都是一樣的,特朗普光靠發一封“恐嚇信”不足以解決問題
畢竟李在明剛上臺,剛開始新官上任三把火,勢頭正盛,而日本農協是日本最強大的團體,石破茂馬上要面對關鍵的參議院選舉,這時候可能是他最硬的時候
美國真想拿下日韓,用“恐嚇信”行不通,他只有用“經濟與貿易”之外的“盤外招”,才可能把日韓給啃下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