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沙坪壩后頭,有個城中村。
巷子窄,倆人碰面得側著身子。墻皮掉成補丁,木頭門框朽得掉渣。上頭歪歪掛塊牌,就倆字:住宿。
大鋪 8 塊,單間 15,月租 350。
快 40 度的天,大通鋪擠得滿滿當當。沒空調,加 2 塊能開,沒人動。汗味混著潮氣,大伙兒蜷著。天亮就得往外沖 —— 扛鐵鍬的,拎布袋子裝干糧的,打零工、干苦力,黑透了才回窩。
樓上15 塊的單間空著。住這兒的,有的三五天就走,說找到活兒了;有的住大半年,攥著錢也不挪窩。
老板張大爺,白天在隔壁小區當保安,晚上回來照看。“都是苦命人,能幫一把是一把。”
可也有愁事。這么低的費用,也還有人欠著房費溜了。他氣一陣,嘆口氣:“怕是真掏不出了。”
其實,溫州東嶼路也有這樣的地。李師傅站在褪色廣告牌前喊:“25 塊單間,這條街最豪華!”
那 “豪華間” 4 平米,沒窗沒廁所,一盞白熾燈,電視就 3 個臺清楚。還有人問:“有更便宜的不?”
二樓兩張鐵架床,褥子洗得發硬。8 塊一晚。
55 歲的余天,在這兒住了快一年。天天蹲勞務市場,有時掙 100,有時蹲整天沒活——“省點,娃就能多買本習題冊。”
長沙某安置小區,鄧先生住了三年。15 塊一天的房間。他上午 11 點醒,5 分鐘在公共水池抹把臉,騎電動車送外賣。等紅燈塞倆包子,燙得哈氣也不停。凌晨回來,笑說:“就睡個覺,省點能多跑幾單,家里能好過點。”
上海勞務市場,凌晨三點,就聚著幾百號人。五六十歲,背工具包、拿鐵锨,等面包車來挑。車一到,蜂擁而上,“我能干!” 搶著喊。
干一天活,爬腳手架、扛鋼筋,腰像斷了,晚上蜷 10 塊錢的日租房。可第二天三點,還在路口等。
因為這 200 塊,夠給老家冰箱添點菜,給娃交學費,給爹媽買降壓藥。
日子就是這樣。有人在寒夜里趕路,有人把委屈咽了接著走。
沉舟旁邊,總有船往前開。病樹前頭,春天也會來。熬過去,就好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