擼袖只為獻血 愛心播撒世間
——記2022-2023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黃曉莉
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顆愛心種子,種子雖小,一旦發(fā)芽便可以茁壯成長。而她的心中也住著一顆種子,在不經(jīng)意間早已生根發(fā)芽。
黃曉莉是廣水市義工聯(lián)合會的一名義工,1981年出生的她,在別人眼里就是30歲,這一部分是源于她開朗、豪爽的性格,還有一部分是因為她常年捐獻血小板,給她帶來了精神和身體上的雙重滋潤。7年累計獻血56次,血液總量17200毫升。如今她手捧榮譽證書,更領(lǐng)到了無償獻血榮譽卡,“只要身體允許,我會一直獻下去,也希望更多人能加入,讓這份生命的接力,永遠傳遞下去。”黃曉莉目光堅定而溫暖。
黃曉莉回憶:“2017年的一個偶然機會,我參加了廣水市無償獻血志愿服務(wù)隊組織的無償獻血宣傳活動,得到這一消息后就在第一時間就報名參加。”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她還是顯得有點激動。“獻血不僅對身體無害,還能幫助那些急需用血的患者。”無償獻血像一顆種子,在黃曉莉心中生根發(fā)芽。經(jīng)過一系列嚴謹?shù)慕】禉z查后,黃曉莉懷著既緊張又期待的心情第一次躺上了獻血 椅。
從此,她將這顆愛的種子就這樣悄悄種下了,成了獻血的“常客”,如今這顆種子早已結(jié)出了豐碩的果實,這些豐碩的果實已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每次血小板緊缺時,她總是盡可能趕到隨州市中心血站,無論刮風下雨,總是毫無怨言。有一次,接到隨州市中心血站電話的時候正好趕上大雪,雪后路滑的惡劣天氣讓本來不到五十分鐘的路程用了三個多小時才趕到,到達血站天已經(jīng)黑了,黃曉莉笑言:“我不是開啟夜間獻血第一人。”
“在廣水可以獻全血,但是血小板需要專業(yè)機器,所以只能去隨州市中心血站完成。”黃曉莉自加入市無償獻血志愿服務(wù)隊后,每個月去兩次隨州市中心血站捐獻血小板。“獻全血半年一次,一年只能獻兩次,而獻血小板一個月兩次。血小板在人體內(nèi)起到凝血功能,有白血病或生產(chǎn)、遭遇車禍等大出血的人都需要。”黃曉莉說,血小板是通過機器從血液里提取出來的,把剩余的成分回輸?shù)襟w內(nèi),然后再循環(huán)直至采集完畢,這個時間相對獻全血來說比較長,約一個小時。
“有的人害怕針頭傳染,其實現(xiàn)在技術(shù)非常發(fā)達,這些完全不必擔心,而且獻了血小板對人體也沒有害處。”詢問為什么能獻血堅持那么久,她笑笑回答道“獻血其實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很多人比我獻的次數(shù)還要多。有些人認為獻血對身體不好,但其實不是這樣的。獻血可以促進血液更新、降低部分疾病風險,更重要的是,每一袋血液都承載著生的希望。”黃曉莉說,在獻血路上,她收獲的不僅是挽救生命的成就感,更結(jié)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她大家都懷著一顆熱愛公益、樂于助人的心。 “無償獻血是守護人民生命健康的公益事業(yè),作為黨員更要沖鋒在前,用行動詮釋責任擔當!”黃曉莉用7年的獻血路,書寫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對生命的敬畏與守護。(通訊員:程開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