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一天,山西一座小縣城里,一個普通家庭的奇葩生活瞬間引爆了當地媒體。
原因無他,這家的男主人是一個上門女婿。
自從嫁到老婆這一家后,就被丈母娘訂立了一個奇怪的要求。
那就是每天晚上,一大家子人必須躺在一張床上睡覺。
丈母娘和女婿、女兒每天同床睡覺,這真的是一件聞所未聞的事情。
終于在結婚14年后,女婿選擇脫離這種不倫不類的生活方式。
然而這個時候,丈母娘卻堅決反對女婿離開,還聲稱他是故意不想養活自己,才這么干的。
那么,這個奇葩的家庭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最后的結果又是怎樣的?
一、任勞任怨的上門女婿
馮老太太因為從小患有小兒麻痹癥,所以成年后需要坐著輪椅生活,并且因為行動不便,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別人精心照顧。
好在她住的附近有一個學校,每天日流量很大。
馮老太太就和老伴商量著開了一個文具店,一直以來生意還不錯。馮老太太就和老伴用這個文具店養活了兩個女兒。
在中國社會,女兒基本上都是嫁出去的,馮老太太因為身體原因,就很害怕到最后自己身邊沒人照顧。
所以等到大女兒青青到了結婚的年齡,就開始物色上門女婿。
這樣就能更好地照顧自己一家,彌補了她和老伴沒有兒子的問題。
小楊出身農村,父母都很貧窮。
眼看到了結婚的年紀,既買不起房,也出不起彩禮錢,所以成功入贅到了馮老太太一家做上門女婿。
小楊人很善良,自從進了馮家的大門,就一直照顧著馮老太的日常生活,并且還將文具店的生意給攬了過來,任勞任怨。
每天操持完文具店的生意后,小楊都把賺來的錢一分不剩的全部上交。
雖然自己手里一直緊巴巴的,但小楊也沒有什么怨言,把自己上門女婿的這個身份看的很明白。
唯一一件讓小楊感受到憋屈的事,就是丈母娘馮老太因為從小生病,所以心理很敏感,控制欲也很強。
為了讓大女兒青青和自己的女婿能更好的照顧自己,堅持讓兩個人每天和自己一起睡覺。
這個一起睡覺可不是說大家住在同一棟房子里面,日夜不分開。
而是實打實的睡在同一張床上,每天晚上自己一有點什么事,就能叫到女婿小楊和青青。
青青一直生活在母親的掌控下,對她的要求不敢有任何忤逆。
可小楊作為一個大小伙子,總覺得就這么和丈母娘每天晚上睡在一張床上,心里不是很舒服。
但想到自己上門女婿這個身份,再加上馮老太身體確實不方便,每天晚上上廁所都需要別人幫助,剛到馮家的小楊也就忍了。
馮老太對女兒女婿大小事都聽自己話感到十分滿意,就這樣,一家人不倫不類的在一張床上住了十幾年。
可等到小楊和青青有了孩子,并且孩子一點點長大,小楊對這件事的不滿就體現了出來。
如果說以前大家住在一起,吃的住的都是丈母娘一家提供,自己沒錢也就罷了,可有了孩子,孩子上學需要錢,平時也會找自己要一點零花錢。
自己總不能說錢都在你外婆手里,爸爸身上一分都沒有吧。
一來二去,小楊對這種生活就感到不滿了。
二 、女婿想要分家另過
私下里,小楊和青青商量,想要和父母分家另過,畢竟自己和青青都是成年人,以后也不可能什么事都讓丈母娘來做主。
更何況,孩子一點點長大,一家人擠在一張床上,這傳出去了還不被鄰居笑話死?
于是,小楊就和青青商量著開個早餐店,也算是自己的營生。
這對夫妻商量過后,都覺得可行。
青青也對母親一直掌控自己生活感到不滿,急著從這個家脫離出去。
沒想到,等到小楊和青青把這件事告訴馮老太后,這個家立刻就炸鍋了。
馮老太覺得小楊忘本了,忘了最開始嫁到馮家時,是怎么信誓旦旦的保證要照顧自己一輩子的,現在竟然為了一個包子店,就要和女兒不管自己了。
盡管小楊和青青一再保證,每天除了賣包子的時間,還會像往常一樣照顧馮老太和父親。
并且文具店的生意也不會落下,以后文具店掙來的錢還會照常交給馮老太保管。
按理來說,小楊和青青的請求是合情合理的。
但馮老太心理很脆弱,無論如何,都接受不了女兒女婿分家另過。
到最后,馮老太還情緒激動地大罵小楊:
“你就是個沒良心的!忘了你以前是怎么求著來我們家的,現在為了錢就想跑?”
小楊到最后也急了,從床底下掏出一個礦泉水瓶,說里面是農藥,要是馮老太再攔著他和青青過日子,就喂馮老太喝了。
馮老太遭到脅迫,瞬間氣得沒話說了。但馮老太的老伴卻被嚇得要命,住進了醫院。
原本好好的一家人,最后被鬧的不歡而散。
因為小楊和馮老太吵架的聲音很大,鄰居都跑過來看熱鬧。
最后就連居委會的大媽也來了,找幾個人分別了解情況,想讓這一家人好好坐下來說話。
就在了解問題的時候,居委會的人知道了這一家人,女婿和丈母娘這十多年里,晚上都躺在一張床上睡覺的奇葩事。
這可就止不住了,一傳十,十傳百。
就連媒體最后都出動了,紛紛舉著攝像頭上門,采訪這一家人的日常生活。
小楊和青青對媒體的采訪很煩惱,就一起搬到了馮老太家的另一處房子里居住。
但因為馮老太堅持不讓女兒女婿走,所以他們搬過去的時候沒有鑰匙,小楊當時就把門鎖給砸了,這件事更讓原本緊張的事態雪上加霜。
后來馮老太的二女兒接受了媒體的采訪。面對媒體的鏡頭,二女兒覺得這件事是大姐和姐夫做得不好。
她反駁兩人的理由也很清奇,就是你們已經照顧母親十幾年了,這就應該是你們的事。
媒體隨后又走訪了居委會和馮老太的鄰居,大家一致稱贊,小楊很有良心,將馮老太照顧得很好。
三、最后的調解結果
這次的事,明眼人都看出來是馮老太的不對,她害怕的就是女兒女婿以后要忙活自己的日子。
而自己一個臥病在床的病人,再加上老伴身體也不好,二女兒又不在附近。
要是小楊和青青從這個家搬走了,自己的文具店怎么辦,以后的日子又該怎么過。
馮老太面臨的也是真實情況。
可不論怎么看,一家幾口人擠在一張床上都不是正常人的日子。
居委會和記者調解了半天,最后都一致站在了小楊和青青這一邊。
這天,記者和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就把這一家人聚在了一起,看能不能商量出一個好辦法,讓雙方都接受。
誰知道馮老太這時候又做起了妖,她對著大家說,要是小楊和青青不從自己的另一套房子里搬出去,自己就不活了。
馮老太說著話,還打了自己一耳光。
這樣的做法讓小楊和青青難以接受,立刻掉頭就走。
調解人員們看到這種情況,也是一陣無語,但日子總得過下去,總不能讓這一家人變成仇人吧。
最后還是居委會的大媽想到一個好主意。
那就是小楊和青青的包子店繼續干著,馮老太太的那套房子也交給這對夫妻住。
作為交換條件,小楊和青青需要每天過來照看文具店的生意,還有照顧馮老太太和他老伴。
小楊和青青對這個處理結果沒有任何意見,他們本身也沒打算真的扔下馮老太太一個人生活。
盡管馮老太太還是希望女兒女婿能搬回來像往常一樣生活,但明眼人都看出來了,經過這次事情一鬧,一家人是不可能回到以前那樣的日子。
更為重要的是,小楊和青青都是成年人,要是真的生氣了,搬到外地去生活,老太太最后的結果只會更慘。
在居委會和記者的好言相勸下,馮老太太最后只能接受這個調解結果。
這一家人從這以后,都有了自己的獨立空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