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刷牙惡心干嘔,說話多了嗓子干癢刺痛,吃點辣的就火燒火燎……這些被很多人當作“小毛病”的不適,其實可能是咽炎在作祟。作為耳鼻喉科的“常客”,咽炎雖不致命,卻能讓你從早到晚都被喉嚨的各種不適纏上。今天就來好好聊聊這個磨人的問題,教你科學應對。
一、咽炎:不止是“嗓子發炎”那么簡單
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組織及淋巴組織的炎癥,簡單說就是喉嚨“發炎了”。但它比你想的更復雜,主要分兩種:
- 急性咽炎:像突然來的“暴風雨”,多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比如感冒后嗓子疼得說不出話,就是它的典型表現,來得快去得也相對快;
- 慢性咽炎:更像“持久戰”,急性咽炎沒徹底好、長期受刺激(比如吸煙、用嗓過度),都可能讓它纏上你,癥狀反反復復,時輕時重。
咽部是呼吸和進食的“共用通道”,一旦發炎,就像這條通道的“黏膜保護層”受損了,稍微受點刺激就會不舒服。
二、這些信號,說明你的咽炎在“鬧脾氣”
如果你經常出現這些情況,就得警惕了:
- 嗓子干癢:總覺得喉嚨里像有沙子,忍不住想咳嗽,尤其早上起床或說話多了更明顯;
- 異物感:喉嚨里像卡了東西,咽不下去也吐不出來,喝水、吃飯時可能更突出;
- 疼痛刺痛:輕微的隱痛或刺痛,吃辛辣、過熱的食物時會加重;
- 惡心干嘔:早上刷牙或聞到油煙味時,喉嚨一受刺激就惡心,甚至想吐;
- 痰多咳嗽:總覺得喉嚨里有痰,咳又咳不干凈,多是白色黏液。
三、哪些習慣在“喂養”你的咽炎?
咽炎的“頑固”,很多時候和我們的生活習慣脫不了關系:
- 用嗓過度:老師、主播、銷售等需要頻繁說話的人群,嗓子長期“超負荷”,黏膜容易受損;
- 不良飲食:頓頓離不開辣、無冰不歡、煙酒不離手,這些都會反復刺激咽部黏膜;
- 環境刺激:長期待在空調房(空氣干燥)、接觸粉塵、油煙或二手煙,喉嚨很容易“中招”;
- 鄰近器官“拖后腿”:鼻炎、鼻竇炎患者,鼻涕會倒流刺激咽部;胃食管反流的人,胃酸反流到喉嚨,也會引發咽炎;
- 免疫力“掉鏈子”:熬夜、壓力大、感冒頻發,身體抵抗力弱,炎癥就容易找上門。
四、對付咽炎,別只靠“潤喉糖”
很多人犯咽炎就吃潤喉糖,其實治標不治本。正確的應對方法分“急性”和“慢性”:
急性咽炎:快速控制炎癥
- 病毒感染為主時,多休息、多喝水,一般1周左右能自愈;
- 細菌感染(比如嗓子化膿、高燒),需在醫生指導下用抗生素,別自己隨便停藥;
- 對癥緩解:含服無刺激的潤喉片,用溫鹽水漱口(1杯溫水加半茶匙鹽),減輕腫痛。
慢性咽炎:慢慢調理是關鍵
- 避開“刺激源”:戒煙戒酒,少吃辣、燙、油炸食物,說話多了就停下來喝口水潤喉;
- 做好“日常護理”:用生理鹽水或溫和的漱口水漱口,保持咽部清潔;室內用加濕器,避免空氣太干燥;
- 治療“幕后推手”:有鼻炎、反流等問題的,要先治好這些病,不然咽炎很難好;
- 適當用藥:醫生可能會開一些清咽利喉的中成藥,或局部用的噴劑、含片,緩解癥狀,但別長期依賴。
五、預防咽炎,從這幾件小事做起
- 說話別太“拼”:避免大喊大叫,用嗓一段時間后(比如講課1小時),停下來休息5分鐘;
- 飲食“溫柔點”:多吃梨、銀耳、百合等潤喉的食物,少喝烈酒、濃咖啡;
- 環境“干凈點”:霧霾天出門戴口罩,廚房做飯開油煙機,定期打掃房間減少粉塵;
- 身體“強壯點”:每天抽10分鐘運動,保證睡眠,免疫力上去了,炎癥自然少找上門。
濟南耳鼻喉醫院提醒:咽炎雖然“磨人”,但只要找對原因、改掉壞習慣、堅持調理,就能慢慢緩解。如果嗓子不適超過2周,或者伴有發燒、吞咽困難,別硬扛,及時去耳鼻喉科看看,排除其他問題。轉發給總喊“嗓子不舒服”的朋友,一起守護喉嚨健康吧~
【特別聲明】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僅用于公益科普;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