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說:“朋友再親密,分寸不可失”
誠然,在生活中,有多少人都是在與異性交往中不注意邊界感,最終給自己帶來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在此想告訴你,異性之間,一旦做了這三件事,就離越界不遠了。
01
第一件事:總是不好意思拒絕異性朋友的請求或求助,而你的“不好意思”,或許就是曖昧關系的開始。
電影《花樣年華》中,蘇麗珍和周慕云的伴侶雙雙背叛,兩個受傷的靈魂在狹窄的樓梯間一次次擦肩而過。當周慕云試探著問:“不知你先生有沒有帶報紙回來?”
蘇麗珍明知不妥,那句“沒有”卻卡在喉嚨。她默默掏出鑰匙打開門,為這個不算熟識的男人取來丈夫的報紙。
一次“不好意思拒絕”,就是一次邊界的退讓。導演王家衛用慢鏡頭拍出了那份猶豫的延伸。
在生活中,所有越界的關系,都是從“幫個小忙”開始的。借一本書,搭一次車……這些看似無害的“舉手之勞”,積少成多,便成了情感的負債。
當對方的存在讓你開始對自己的伴侶撒謊掩飾時,那扇不該開的門,就已經推開了一道危險的縫隙。
02
第二件事:總愛在異性面前抱怨自己伴侶的不好,而你向外傾倒的苦水,正在澆灌別人心里的花。
朋友小韓的婚姻出現問題時,同事李涵成了她最依賴的“人生導師”。深夜加班后的吐槽,家庭矛盾的哭訴,丈夫的冷漠與無能……
這些本應關起門來解決的婚姻癥結,被她毫無保留地傾瀉給另一個男人。李涵遞上的紙巾和溫言開解,就像嗎啡般緩解著她的痛苦,后來竟讓她上了癮。
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寫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然而向異性抱怨自己的伴侶,無異于把婚姻的軟肋親手交到外人手里。那個耐心傾聽的人,也會在你心里悄然種下對比的種子:“為什么他這么懂我?”“為什么我老公做不到?”
所以,你抱怨的每一次宣泄,都是對現有關系的減分,對潛在曖昧的加分。當你把伴侶的缺點當作話題換取同情時,心防的缺口已足夠讓另一個人長驅直入。
03
第三件事:對異性朋友過度的關心和依賴,在你噓寒問暖下,對方的心態早晚會發生變化。
某次心理咨詢中,一位女士吐露了自己的困惑:男同事知道她痛經,每月那幾天都會“順手”把暖寶寶和紅糖放在她抽屜里。
起初她只是感動,直到某天暴雨,丈夫加班忘了接她,男同事卻冒雨給她送來傘和外套。
她坐在陌生車廂里聞著不屬于丈夫的古龍香水味,突然發現這份“溫暖”已重到讓她心里有些發慌。
《詩經》有云:“發乎情,止乎禮。”異性間的關心一旦越過“禮”的標尺,便成了裹著蜜糖的侵略。
而那些記住對方隨口提的喜好,生病時送藥,下雨時送傘……這些本該屬于伴侶的專屬關懷,若由他人頻繁提供,便構成了隱秘的情感置換。
于是,依賴便會在細水長流中滋長,當后來你開始期待他的消息多于丈夫的問候時,那你的心也就偏移了。
04
所有越界的感情,都始于對“特殊”的自我麻痹。
比如:說服自己“他只是一個特別懂我的朋友”,安慰自己“這點依賴無傷大雅”,卻在無數個“特別”的累積中,讓原本清晰的邊界徹底失守。
邊界感是婚姻和感情的守護天使。當你在婚姻的圍墻內感到寒冷,真正該做的不是尋找墻外的篝火,而是親手點燃自家壁爐里的柴薪。
總之,異性之間一定要懂得保持邊界感,不曖昧,不越界,堅守自己的原則和底線,這樣才能守住屬于自己的幸福,你的愛人才會永遠陪在你的身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