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烏魯木齊7月8日電 (史玉江)7月的新疆南部天氣炎熱,在新疆塔里木墾區深入沙漠地帶的三十八團,梭梭林在沙地里迎風挺立,煥發著生機。
肉蓯蓉種植戶劉永紅戴著草帽,膝蓋上沾滿沙土,小心翼翼地扒開表層沙土。“快看,這株肉蓯蓉比去年這個時候足足寬了兩指。”
地處沙漠腹地的塔里木墾區多個團場,“沙生產業”均取得明顯成效。史玉江 攝
“收成好的時候每畝收入800多元。過去寸草不生的沙地,現在成了職工群眾增收致富的‘寶地’!”該團農業發展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2.2萬余畝梭梭林扎根沙地,1.2萬余畝肉蓯蓉在其庇護下蓬勃生長,將貧瘠的沙漠變成名副其實的“綠色銀行”。
記者注意到,在該團望不到邊的梭梭林中,擺放著一排排蜂箱,成群的蜜蜂穿梭其中。
“蜜蜂不但能釀造出肉蓯蓉花蜜,還可以給肉蓯蓉授粉,提高產量。”正在查看蜂箱的養殖戶寇新軍說,以前,這里風沙大得眼睛都睜不開,現在蜜蜂都舍不得離開。
曾經的荒漠正釋放著經濟活力。葉云清 攝
當前正是黑枸杞田管的關鍵期,在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和庫姆塔格沙漠交接地帶的三十四團九連,種植戶焦令亞正在沙地里查看黑枸杞的坐果情況。
黑枸杞和肉蓯蓉均為一次性投入、長期受益的項目,發達的根系能有效保持水土,起到防沙固沙作用。
今年是焦令亞種植黑枸杞的第9年,看著今年的黑枸杞掛滿枝頭,烈日炎炎下的她依然笑容滿面。“每畝黑枸杞能產干果100公斤左右,好的時候有3000元收入。”多年來,黑枸杞市場認可度居高不下,而塔里木墾區光照充足,年積溫高,晝夜溫差大,很適宜種植。(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