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雯 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 袁榮穗
“明天是16號吧?水秀要來給我們剪頭發了。”在修水縣特困失能人員照料中心,76歲的失明老人方林香對護工說這話時,開心得像個孩子。每月16日,令老人們翹盼的熟悉身影會準時出現——這份溫暖的約定,風雨無阻,持續了整整28年。
6月16日清晨,修水縣卡頓造型理發店暫停營業,店主黃水秀如約來到照料中心為老人們免費理發。“來剪頭發咯,坐這里,系好圍布。”熟悉的推剪聲在照料中心院子里響起,一推一剪間,在歡笑聲中,黃水秀與老人們熟稔地拉著家常。簡單的對話,是親人般無微不至的關懷。
這份持續了28年的愛心義舉,源于黃水秀年輕時目睹老人艱難地給自己剪頭發,當時的場景深深刺痛了正在學理發的她。她暗下決心,學成后要為老人們做點實事。1997年,黃水秀的理發店開業,她同時決定將每月16日定為義剪日,免費為有需要的老人理發。從修水縣福利中心起步,她把服務范圍延伸到農村,多年來為全縣10多個鄉鎮20多家敬老院的老人免費理發1萬多次,用手中的剪刀傳遞愛和溫暖。
2019年,修水縣特困失能照料中心投入使用,黃水秀決定每月16日固定到照料中心開展義剪。“在這里生活的大多是孤寡老人、殘疾人,他們需要我。”每次理發結束,黃水秀還會和老人們聊天,像親人一樣陪伴他們。在照料中心百余名老人心中,黃水秀不是志愿者,而是他們的女兒。
黃水秀的理發店面積不大,但干凈整潔,墻壁上貼滿了照片。照片中,一張張義剪服務對象的笑臉,是時間贈予她的無聲勛章。理發店里狹小的閣樓是愛心中轉站:鄰居、朋友、顧客等愛心人士會不定期送來衣物,黃水秀則細心地進行分揀、清洗,整理后為老人們送去。
在黃水秀的感召下,越來越多人加入愛的接力。她的徒弟們無論將店開到哪里,都延續著“十六號之約”,就近到社區或敬老院開展義剪。2015年,黃水秀先后加入修水縣鳳凰志愿者協會、縣紅十字會等愛心組織,從1人到50人,一支義剪隊伍在不斷壯大……
問及“十六號之約”將延續至何時,今年54歲的黃水秀平靜而堅定地說:“只要身體允許,我便不會停下。”
來源:江西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