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則江畔,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學對話正在上演。狄更斯筆下的“霧都孤兒”與魯迅創造的“閏土”,在紹興文理學院的講堂相遇。這場“魯迅與狄更斯”中英文化交流,已是這所高校舉辦的第十二場“大師對話”系列盛會。學校的辦學歷史起源于1909年創辦的山會初級師范學堂,魯迅先生曾出任山會初級師范學堂監督(校長)。文脈綿長,早已融入紹興文理學院的基因深處。
百年風云,斗轉星移。在魯迅先生立德立人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曾經的山會初級師范學堂逐漸發展成一所現代化、綜合性的江南名?!?strong>紹興文理學院。學校先后摘得全國優秀人文社科普及基地、全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第二批示范點項目學校、浙江省應用型建設試點院校、浙江省“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單位等多項榮譽。在文化傳承的光環之下,一組更貼近學生命運的數據同樣值得關注,根據學校最新公布的畢業就業質量報告中可以得知,2024屆畢業生初次畢業去向落實率達95.22%,從學院來看,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教學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外國語學院畢業去向落實率相對較高,均在96.64%及以上。
從就業省份中可以發現,學校2024屆畢業生主要選擇在浙江省內就業(85.74%),紹興文理學院在浙江省內被廣泛認可。擇校一直和就業息息相關,學校的區位和就業關系緊密,工作的區位也和人生的發展緊密相連。浙江省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沿陣地,不僅有強勁的基礎建設,還充滿活力與創新,產業蓬勃發展,平均薪資水平也遠遠高于全國平均。
這驚人的數據背后,離不開學校深厚的教學實力以及為學生就業問題付出的辛勤努力。在升學服務方面,全力支持學生考研深造??佳蟹肇灤┤瞬排囵B全程,為近兩千名考生提供個性化的資助、幫扶與疏導服務,提升考研競爭力與錄取率。推進第二學士學位招錄工作,培養復合型人才。 積極拓展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開展訪企拓崗,校領導及學院班子帶頭走訪企業,帶動全員參與,深化校企合作,組織系列崗位開拓與供需對接活動。實施“萬企進校園”,優化就業集市平臺,邀請企業進校招聘,加強與中小企業合作,規范校園招聘管理。充分利用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實現崗位信息共享,引導師生注冊使用,保障就業信息獲取。
在風則江的漣漪里,“霧都孤兒”與“閏土”的對話仍在回蕩。而紹興文理學院的畢業生們,正帶著魯迅先生“俯首甘為孺子?!钡膶嵏删瘢迅M浙江經濟的土壤。當紡織車間的技術員優化完最后一個參數,當社區醫生寫完最后一份健康檔案,當文創設計師保存好設計稿——這些平凡的瞬間,恰是95.22%就業率最堅實的注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