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音速武器的競爭是中美博弈的核心,中國的JF-12激波風洞2012年驗收,領先全球,JF-22超高速風洞2023年投用,進一步鞏固了技術優勢。這些風洞能夠模擬極端飛行環境,測試駐定斜爆轟發動機,效率高達50%,速度有望突破15馬赫。
相比之下,美國因風洞技術落后,測試依賴探空火箭,成本高昂,周期漫長。美國在弗吉尼亞洲瓦勒普斯島發射探空火箭,測試高超音速通信技術,但數據獲取困難,效果不佳。
美國兩款高超音速武器,ARRW空射導彈和LRHW陸基導彈,測試頻頻受挫。ARRW五次測試,三次失敗,原因包括點火失敗和飛行中失蹤,僅一次成功。
六代機的研發成為決定未來空戰的關鍵,中國兩款疑似六代機的原型機完成試飛,分別由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和沈陽飛機工業集團設計。試飛顯示,戰機具備高超音速和超強隱身性能,引發西方媒體熱議。
《國家利益》雜志稱其為“斯普特尼克時刻”,暗示中國技術突破對美國的震撼。
中國的六代機強調高超音速技術和無人僚機協同,暗劍無人機速度超5馬赫,WZ-9無人預警機飛行高度達2萬米,雷達覆蓋范圍超越美軍E-3預警機。
美國NGAD項目進展緩慢,美國空軍宣布NGAD計劃在2030年前取代F-22,投入284.8億美元研發,但預算超支和國會扯皮導致項目受阻。通用電氣和普惠的變循環發動機測試成功,可增加30%航程,但NGAD設計更像F-22的升級版,缺乏革命性突破。
美國海軍的F/A-XX艦載六代機項目同樣滯后,海軍少將邁克爾·唐納利透露F/A-XX仍在概念階段,難以趕上中國進度。美國中誠僚機XQ-58A無人機僅為亞音速,遠遜于中國的超音速無人僚機。
水面艦艇的競爭同樣激烈,055型驅逐艦裝備YJ-21高超音速導彈,112個垂發單元全球最大,雷達和防空能力媲美美國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052D驅逐艦對標阿利伯克級,性能旗鼓相當,美國下一代DDG(X)驅逐艦甚至借鑒了052D設計。
戰斗機領域,中國的J-20對標F-22,J-35對標F-35,后發優勢明顯。J-20在航程、雷達和武器掛載上優于F-22,J-35的艦載版和陸基版兼備,威脅F-35的通用性。中國的無人預警機和攻擊無人機技術領先,尤其在超音速和高超音速領域,美國難以望其項背。
航母和核潛艇是美國僅剩的優勢,美軍擁有11艘核動力航母,全球部署經驗豐富。我國003型福建艦配備電磁彈射,但常規動力限制航程,004型航母的核動力化尚需時日。
核潛艇方面,美國的靜音技術和全球水下偵聽網領先,我國雖突破無軸電驅技術,但在深海作戰經驗上稍遜。
高超音速武器的差距進一步擴大。2024年12月,美國陸軍“暗鷹”高超音速武器完成首次全流程實彈測試,標志著量產臨近,但僅能打擊固定目標,遠遜于中國YJ-21的多目標能力。
ARRW項目因屢次失敗,于2025年1月正式下馬,LRHW的發射架問題仍未解決,洛克希德·馬丁的信譽受損。中國的JF-22風洞持續產出成果,高超音速導彈和發動機技術領先,南海演習中,YJ-21精準打擊靶船,震懾力十足。
水面艦艇和戰斗機的競爭繼續升溫,055型驅逐艦編隊擴大,052D升級版裝備新型雷達,作戰能力進一步提升。美國阿利伯克級Flight III型建造緩慢,DDG(X)項目因技術瓶頸推遲。
J-20和J-35形成戰斗力,J-35艦載版在福建艦上測試成功,標志著中國航母航空兵的成熟。美軍F-35C部署雖廣,但維護成本高企,F-22老化問題無解。
航母和核潛艇的較量仍在持續,我國的004型航母開工,核動力設計進入論證階段,福建艦的電磁彈射系統穩定運行,艦載機起降效率提高。美國“福特”號航母雖技術先進,但維護復雜,部署周期受限。
我國無軸電驅技術逐步成熟,東海試航中,新一代潛艇的靜音性能逼近美軍水平,但全球水下偵聽網的差距短期難補。
美軍的航母和核潛艇優勢逐漸縮小,我國的六代機和高超音速武器成為全球標桿。阿奎利諾的擔憂成真,中美軍事天平已然傾斜。
參考資料
外媒:中國六代機將統治天空,會改變未來空戰理念 搜狐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