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可以很快,但節奏必須對。在追逐電動化與智能化的時代里,寶馬依舊在回答那個老問題:駕駛,是什么。
高翔——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如果今天的中國車市是一片充滿焦慮與爆發的戰場,那寶馬,顯然不是那種一擲千金、日夜狂奔的玩家。它的關鍵詞從來不是“顛覆”,而是“守住本質”。守住什么?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翔給出的答案是:“駕駛的本質——人與車的互動、駕駛的樂趣與激情——始終是寶馬的靈魂。”
寶馬始終相信,人與車之間,還有更深的默契值得堅持。
“駕駛”這件事,寶馬從未打算讓位
這是一個仿佛一夜之間,人人都在講“智能”“電動”“AI駕駛”的時代。在新技術的狂歡里,一些曾經讓人心跳加速的字眼——引擎聲浪、換擋沖擊、方向盤回饋——似乎成了不合時宜的懷舊情結。
但寶馬顯然不這么認為。
在寶馬集團的全新產品線中,即將到來的新世代車型,將成為一個將智能科技與駕駛樂趣深度融合的最佳例證。“首款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新世代車型BMW iX3將成為中國專屬智能、中國專屬駕控與中國專屬豪華的典范。”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翔最近表示。高翔直言:“我們不僅生產汽車,更創造豐富的情感體驗。”在他的表述中,寶馬未來所有車型——無論是純電還是燃油——都將堅持“賦能駕駛者”,將數字化和智能化作為提升“純粹駕駛樂趣”的手段,而非替代,并讓BMW純粹駕駛樂趣更加強大。
這是一種不同于許多品牌的底層邏輯。在很多企業致力于把汽車變成“移動客廳”“數據終端”的時候,寶馬仍然在堅持:車,首先是一臺車;人,首先是駕駛者。
在寶馬的認知中,電動化不是反方向,而是另一個維度的延展。新世代車型BMW iX3將搭載全新一代智能電子電氣架構、三大突破性創新技術——BMW首創全景iDrive、BMW首創駕控超級大腦(Heart of Joy)以及革命性大圓柱電池,代表了寶馬在智能交互、智能操控與電動化核心技術領域的重大飛躍。
科技,是為了點燃人的激情,不是代替它
科技到底是“主角”還是“工具”?寶馬的選擇是后者——它始終在強調,科技必須服務于人。所有的新技術,都不應剝奪駕駛者的選擇權,而應豐富他們的感官。
寶馬提出,第六代BMW eDrive電驅技術將首次突破性應用全新大圓柱電池,將率先搭載于新世代BMW iX3,并陸續用于更多純電產品。大圓柱電池并不是簡單的堆疊容量,而是在功率密度、熱管理和續航性能等多個層面同步提升,為駕駛體驗提供更堅實的物理基礎。
寶馬的第六代BMW eDrive電驅技術不僅在電池結構和能效上大幅優化,還與全新電子電氣架構協同設計,從底層架構上實現感知系統、控制系統、能量管理的智能化集成。這些,不是為了讓車“代替你開”,而是為了讓每一次出發都更有信心、更有掌控感。更重要的是,新的技術還將進一步強化寶馬引以為傲的駕駛體驗——響應靈敏、加速有力,為純粹駕駛樂趣提供堅實保證。
高翔的表態也延伸出寶馬對未來的探索邊界。除了電動化的當下布局,寶馬也在同時推進固態電池、氫燃料電池等前沿路徑。此前在德國和中國同步展開的氫動力技術實證測試,已具備小規模量產基礎。而關于固態電池,寶馬在內部已建立專門測試平臺,并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初步應用。
在這個“電動潮”甚至正在轉向“智能先行”的周期節點,寶馬從不以發布“第一款”博眼球,而是專注于確保“每一款開得穩、開得久,而且足夠好玩”。
全球首輛搭載全固態電池的BMW i7測試車
在持續發力電動化的同時,寶馬也積極探索固態電池、氫燃料電池等前沿技術的應用,加速技術從實驗室邁向量產:全球首輛搭載全固態電池的BMW i7測試車已在慕尼黑正式上路;在中國,寶馬與清華大學正聯手攻堅固態電池,加速產業化進程。
BMW iX5氫燃料電池車
寶馬還計劃2028年推出首款量產氫燃料電池車型,進一步拓展零排放出行的技術邊界。
目前,寶馬新世代iX3國產版本測試車已成功完成首次極寒挑戰,300多臺測試車正在全國400多個城市進行高強度的驗證與測試。高翔強調:“對寶馬而言,安全并非新課題,而是根植于品牌血脈的核心理念。”
電動時代的寶馬,不是“變了”,而是更像自己了
2025年,寶馬全球將迎來“Neue Klasse”平臺的首發。這不僅是一套電動平臺,而是寶馬為未來十年重新設計的整車邏輯——包括新電池技術、新EE架構、新人機交互體系、新材料與制造工藝。其第一款車型將在中國生產,并計劃在華同步導入電池、電驅、軟件和生產系統的本土生態。
這意味著,寶馬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已經從“銷售重點”升級為“創新前沿”。沈陽不僅是產能中心,也是新世代技術落地的首發陣地。寶馬本土研發力量已突破3000人,占亞太區研發團隊80%以上。
更重要的是,寶馬并沒有在轉型中遺忘“它是誰”。高翔提出的“電動也要賦能駕駛者”,是寶馬品牌精神在新時代的延續。寶馬不是為了迎合趨勢才“轉電”,而是選擇在時代更替中,依然守住那份駕駛的溫度、機械的秩序和人與車的默契。
如果只看銷量,寶馬在2025年依然表現穩健。據最新數據,其在華電動車型交付繼續增長,BMW i3、iX3等純電產品持續維持高質量交付狀態,而主力燃油車型則在穩住合資豪華基本盤的同時,加快智能化進程。
不過,寶馬真正的價值遠不止銷量。在當下動輒“高歌猛進”、頻繁調整策略的市場中,它的最大不同之處是節奏感——它很清楚,什么該快、什么該慢;哪里跟、哪里守。
寶馬不是“反對改變”的那個品牌,它只是選擇一種不盲從的方式去改變。比如智能駕駛,在諸多車企爭先恐后上L3、搶Robotaxi落地之時,寶馬卻強調以場景實用性為核心,先解決泊車輔助、高速引導等高頻需求;比如軟件系統,寶馬不搞花哨操作系統“命名秀”,而是持續打磨iDrive與操作邏輯,以“可學習、可預測”的方式提升使用流暢度和駕駛安全。
用寶馬的話說,技術的競爭,不是炫技,而是“誰能更好地服務于人”。
結語
在所有變革的浪潮中,總有那么一兩個品牌,會用自己的節奏,講一段不一樣的故事。
寶馬沒有“超速狂飆”的急切感,也沒有“躺平吃老本”的求穩心,而是一步一步,用可控的技術節奏、堅定的產品哲學和真實的用戶感知,在“自動化”的熱浪中,反復提醒我們:車,本就是給人開的。
當所有人都在爭搶未來的定義權,寶馬卻在安靜守護一個最簡單、也最容易被遺忘的詞——駕駛者。或許正是這份“反潮流”的固執,才讓它在時代風暴中顯得格外清醒。
世界變得很快,連道路都在重新定義。但總有些品牌,用幾十年告訴我們:什么叫真正的駕駛,什么是篤定的演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