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網7月8日訊(記者 張家瑞)近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結構性心臟病團隊在心內科學科帶頭人鐘敬泉教授、科室主任姚桂華教授、副主任由倍安教授的指導下,在麻醉科副主任鄭強、心外科副主任霍玉峰、超聲心動圖室許紅曉副主任醫師等支持下,心內科冠心病與結構性心臟病病區副主任、結構性心臟病醫療組組長孟慶峰帶領結構心臟病團隊再度成功運用“中國 + 歐盟”雙認證的國產經股靜脈入路二尖瓣夾系統——DragonFly?,為一位二尖瓣后葉脫垂并重度反流患者實施了精準治療。團隊憑借豐富經驗和對DragonFly?的深刻理解,利用DragonFly?調控旋鈕刻度化、精準夾持及45度內瓣膜夾可釋放的技術優勢,精準調控二尖瓣夾位置,用一枚夾子即有效緩解患者心衰癥狀,術后患者二尖瓣反流降至1+,臨床效果顯著。
術前2區后葉脫垂,反流束沿前葉偏心走行
據了解,該患者為老年女性,因胸悶、憋氣 1 年余且加重 1 周入院。她有 3 年余高血壓病史,期間間斷接受藥物治療。超聲檢查顯示,其存在二尖瓣后葉脫垂并反流(重度),以及主動脈瓣硬化并反流(中度)的問題,病情較為復雜。此次手術面臨著諸多難點。首先,房間隔膨出瘤可能導致房間隔塌陷,損失穿刺高度;其次,患者脫垂高度較高,腱索斷裂,瓣葉捕獲存在難度;再者,瓣根鈣化,使得瓣葉在夾持時有撕裂的風險。
面對這些難題,孟慶峰教授團隊經過充分討論,制定了周密的手術方案。團隊決定于 2 區植入一枚 0612 瓣膜夾,根據夾持后的效果再決定是否植入其他瓣膜夾。術中,團隊利用 DragonFly?刻度化旋鈕反復精密微調二尖瓣夾系統,在超聲科醫生的專業引導下,先在 2 區測試彈道,瓣上打開夾子確定方向,超聲引導確認 gripper 與 arm 夾持住前后瓣葉并避開后葉鈣化區域。考慮到后葉有鈣化、瓣葉質地不佳,為避免張力過大撕裂瓣葉,團隊決定小角度釋放,最終成功將一枚二尖瓣夾植入目標區域,釋放后二尖瓣夾兩側未見明顯殘余脫垂。
房間隔穿刺
術后,超聲檢查明確顯示,患者二尖瓣反流由術前的 4 + 降低為 1+,組織橋明顯,平均二尖瓣跨瓣壓差 5mmHg,反流情況顯著改善,患者狀況即刻好轉,獲益顯著。
孟慶峰副主任醫師表示:“手術的成功不僅體現了團隊在新技術、新產品領域的敏銳洞察力與卓越臨床轉化能力,更意味著通過融合創新技術與先進醫療產品,能為患者提供更安全、高效且具性價比的治療方案。作為醫者,我們始終以患者健康為核心,在持續學習中開拓創新,不斷提升技術水平。DragonFly?的持續臨床應用,為團隊積累了寶貴實戰經驗,也加速了我們向全球頂尖心臟瓣膜診療團隊邁進的步伐。未來,我們將持續精進醫療服務質量,全力守護心血管患者的健康與生命希望。”
此次手術的成功,再次彰顯了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結構性心臟病團隊的雄厚實力,也為同類疾病患者的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
置入瓣膜夾后測試彈道
術后反流程度顯著減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