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不少家長反饋,
孩子突然精神不振,
結果送去醫院一查,
他們感染的正是傳染性極強的
“皰疹俠”(皰疹性咽峽炎)。
此前,
也有家長跟娃一起中招,
疼得口水都不敢吞。
廣東疾控發布提醒
如果孩子莫名其妙發起了高燒,嘴里還長了好多潰瘍,喉嚨痛得啥都吃不了,那罪魁禍首很可能是傳染性極強的皰疹性咽峽炎,目前廣東省已進入皰疹性咽峽炎的高發季,6歲以下學齡前兒童易感染,各位家長特別注意預防。
什么是皰疹性咽峽炎?
皰疹性咽峽炎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發熱和咽喉部皰疹為特征的急性傳染性疾病。皰疹性咽峽炎發病率高,四季均可發病,春夏季為主。該病多見于6歲以下學齡前兒童。在托兒所、幼兒園等兒童集中的地方易造成流行。
該病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感染皰疹性咽峽炎有何癥狀?
皰疹性咽峽炎的臨床癥狀有:
1.發熱
特點:發病突然,多為低熱或中度發熱(38~40℃),少數高達40℃以上。
持續時間:通常發熱2~4天。
2.咽痛與拒食
大齡兒童:可能表現為咽喉疼痛、吞咽困難,伴隨精神差、嗜睡或食欲下降。
嬰幼兒:因口腔疼痛常流口水、哭鬧不止、拒絕進食或喝水。
3.口腔皰疹與潰瘍
早期表現:咽峽部(如腭咽弓、軟腭、懸雍垂、扁桃體)出現散在的灰白色小皰疹,直徑約2~4mm,周圍有紅暈。
進展:皰疹通常在1~2天內破潰形成潰瘍,引發明顯疼痛,導致孩子拒食、流涎加重。
?警惕重癥信號?
極少數患兒(多由EV-A71感染)可能并發腦炎、心肌炎等,出現以下情況需緊急送醫:
持續高熱不退(超過3天)
抽搐、意識模糊
呼吸困難或心跳加快
四肢冰冷、皮膚花斑
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
有什么關系?
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是“表兄弟”,引起感染的病原體、傳播途徑、易感人群、流行季節,都是一樣的。
兩者都是由腸道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具有一定相關性,而且二者病毒間有許多重疊,導致癥狀與傳播非常相似。二者口腔的咽部和軟腭都會長皰疹,并會伴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和咽痛。
而不同之處在于,皰疹性咽峽炎就是在嘴巴里長了水泡,而手足口病不只是嘴巴里長水泡,手上、腳上、身上都可能有。
萬一娃中招“皰疹俠”
爸媽該咋辦?
?勤測體溫
注意患兒體溫變化,防止高熱驚厥。患兒體溫超過39℃時,應服用退燒藥,或通過冷濕敷法、溫水擦浴法進行降溫。
?多喝涼水
熱水會加劇患兒口腔疼痛,鼓勵多喝涼水,可多次少量喝水。
?清淡飲食
患病期間注意休息,多吃新鮮蔬菜及營養豐富易消化的流質、半流質食物,味道要清淡,溫度偏涼一點。
?避免外出
患病期間盡量避免外出,暫不與其他兒童接觸。
?密切關注
密切關注患兒的精神狀態,若出現癥狀加重應及時就醫。
做好預防是重點
預防皰疹性咽峽炎,大家要做到以下幾點:
家長及孩子都要勤洗手,注意衛生清潔。
居家時勤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兒童玩具、餐具定期消毒。
注意食熟食,不喝生水。
該病高發季節,盡量不帶兒童到人群密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
外出時,做好防護,如戴好口罩,盡量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睛等部位。
不與患兒共用玩具等。
保持充足睡眠,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自身免疫力。
接種EV71疫苗。由于EV71腸道病毒是重癥皰疹性咽峽炎的最主要病原體,故接種疫苗可以減少重癥皰疹性咽峽炎的發生,但并不能讓寶寶不得此病。
雖然腸道病毒傳染性強,但是絕大多數患兒預后良好。孩子得病后遵醫囑治療,家長無須過度焦慮,要給孩子做好家庭護理,幫助孩子盡快康復。
喜歡本文請點擊“在看” 讓 更多人看到
來源: 中國新聞網、南方都市報、廣東疾控、健康中國
編輯:雷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