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探尋天氣的秘密——《天氣的秘密》《氣候》讀者分享會”在蘇州慢書房舉行。南京市科學學科帶頭人、教育部理科實驗中心研究員、江蘇省優秀科技輔導員陳晨以生動的語言和豐富的案例,與讀者分享了《天氣的秘密》和《氣候》兩本書中的精彩內容,帶領現場讀者穿越陰晴雨雪,揭開自然現象背后的科學密碼,共同探討人類與氣候的未來。
《天氣的秘密》《氣候》均為譯林出版社近年推出的科普博物佳作。《天氣的秘密》曾獲得第十九屆文津圖書獎、第十二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翻譯類佳作獎,在本書中,“自然界的福爾摩斯”、資深探險家特里斯坦·古利融合豐富的自然觀察經驗,細致解讀各種天氣現象的成因,結合60余幅精美插圖,展現了陰晴雨雪等天氣現象的繽紛世界,鼓勵讀者探尋身邊的自然線索。《氣候》由倫敦大學學院地球系統科學教授馬克·馬斯林撰寫,他考察了與全球氣候系統相關的諸多議題,探究并解釋了控制著地球氣候的不同因素,介紹了人類目前面臨的干旱、熱浪、洪水等極端氣候問題,并提出了應對氣候變化可以采取的有效舉措。
活動現場,陳晨以“天氣對生活的影響”這一話題開場,聚焦溫度、水,以及天氣與動植物的關系,為讀者帶來了一場生動精彩的天氣科普。他從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氣候演變談起,向讀者介紹了氣候變化對人類生活的影響。無論是關于天氣的民間諺語,還是小學語文課文里描繪的云彩或大氣現象,他都信手拈來,幽默生動的講述引得現場觀眾掌聲不斷。 陳晨強調,天氣不僅是科學,更是生活、文化和生態的核心。陳晨分別用“冷熱之間的世界密碼”和“天氣舞臺上的百變精靈”來比喻溫度和水這兩大影響天氣的關鍵要素,詳細解讀了溫度在大氣運動中的重要驅動作用,向讀者科普了水循環對天氣變化的影響,并結合近期的強降水和高溫天氣,引導讀者思考天氣變化背后的科學原理。
據陳晨介紹,應對特定的天氣,動植物會采用不同的生存策略,而人類活動造成的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響動植物的生存,將對生物多樣性造成嚴重威脅。他指出,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為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地球家園做出努力。
據悉,《天氣的秘密》和《氣候》分別為譯林出版社自然博物出版品牌“天際線”和科普通識出版品牌“牛津通識讀本”的作品。“天際線”于2018年創立,已出版包括《云彩收集者手冊》《三江源國家公園自然圖鑒》《星座的故事:起源與神話》等28種優秀科普圖書,榮獲科技部、自然資源部、國家圖書館等頒發的多種年度好書獎項。“牛津通識讀本”叢書由譯林出版社自2008年起從牛津大學出版社引進,目前中文版已出版150余種,廣泛涉及人文、社會、自然科學的諸多領域,得到國內各相關領域知名學者的作序推薦。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姜斯佳
(出版社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