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上級文化單位下發的《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 和《關于社會智庫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的有關規定,為客觀、公正、科學的管理和鼓勵在中國傳統文化繼承、發展、融合、創新、交流等領域內作出重大貢獻的高層次人才,有效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讓中國故事更好地贏得世界認同感,本單位現決定面向社會各領域行業開展首批智庫專家遴選工作。
記汪氏膽胃病效驗方非遺傳承人——李孟蛟中醫專家
中醫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以整體觀念和辨證施治為核心,強調天人合一、陰陽平衡的哲學智慧。李孟蛟教授作為汪氏膽胃病效驗方非遺傳承人,承襲千年醫理,融匯東垣脾胃學說與天士和胃精髓,以“理脾宗東垣,和胃效天士”的創新治法,將傳統方劑與臨床實踐深度融合,在膽胃病診療中彰顯中醫“辨證施治、固本培元”的獨特魅力。其醫術既傳承國醫大師的薪火,又以實效驗證古方之妙,展現中醫文化在當代的生機與活力,為守護人民健康、弘揚非遺醫藥精髓譜寫新的篇章。
專家簡歷
李孟蛟,男,土家族,中共黨員,國家中醫執業醫師,中醫全科教授,汪氏膽胃病效驗方非遺傳承人。畢業于湖南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專業,大學本科學歷。授予醫學學士、中醫博士榮譽稱號。經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及衛生健康委評為“國醫楷模榮譽稱號,張仲景學術研究專委會委員,中醫藥“薪火傳承突出貢獻“先進個人,汪氏膽胃病效驗方、中風后遺癥、痹病(頸、腰椎病)三項診療技術獲國家科技成果一等獎,授予中醫大師終身成就獎。
現任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中醫中藥原創技術研究分會第一屆常務理事;中和國醫(北京)國際醫學研究院中醫藥特色療法學術委員會中醫內科專家委員;中和國醫(北京)國際醫學研究院中醫藥特色療法學術委員會理事成員;九州華夏國醫網中醫藥健康科普專家團“名譽顧問”,全國中醫文化研究會理事會長。
中國抗癌協會會員“名譽顧問”,湖南省中醫藥和中西醫結合學會國際專委會委員,經典臨床專委會委員、張仲景學術研究專委會委員,中國民間中醫藥研究開發協會濁毒理論研究分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及會員,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名老中醫薪火傳承分會理事及會員,杏林國醫網汪氏膽胃病中醫內服效驗方傳承第三代中醫世家匠心醫者。2022年8月經大國名醫文化傳承委員會評定,榮譽入選“中國當代名中醫”。鑒于本人在國醫國藥研究領域取得的成績和在國醫文化傳承方面做出的貢獻于2023年1月經審核通過當選為國醫文化傳承委員會“國醫名師”;鑒于本人在非遺及傳統文化專業委員會取得的優秀成績和杰出貢獻于2023年2月2日頒發傳統中醫文化發展工作室。鑒于本人在2023年為中醫藥薪火傳承與創新發展做出的表率,特授予“薪火傳承代表人物”稱號。2023年5月1號茲授予李孟蛟同志為 "全國中醫勞模"。2023年6月10—13日在醫祖扁鵲故居內丘縣舉辦扁鵲思想傳承大會暨民間中醫藥英才經驗交流研討大會授予“中醫藥英才”榮譽稱號。2023年6月授予“中醫泰斗”榮譽稱號。2023年7月授予“國醫大師”榮譽稱號。2023年7月當選為湖南省中醫藥和中西醫結合學會第二屆國際合作專委會委員。2023年7月當選為湖南省中醫藥和中西醫結合學會第二屆經典臨床專委會委員。2023年7月28日當選為湖南省中醫藥和中西醫結合學會第二屆張仲景學術研究專委會委員。2023年8月19日在全國第六屆“中國醫師節”的活動評選中,被評為“優秀中醫師”。2023年10月聘請本人擔任中熙生物科技(東莞)有限公司中醫藥首席專家講師、健康管理調理顧問、中醫診養咨詢專家,2023年10月獲得中醫藥文化弘揚工程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記錄工程頒發:汪氏膽胃病效驗方非遺傳承人,2023年10月當選為全國中醫文化研究會理事會長,2023年12月獲2023年百位國寶級中醫榮譽稱號。《2023全國中醫藥杰出人物——新時代全球華醫國粹創新成果匯編》編委,《醫撰千年》的編委,《健康中國—丹方溯源》的編委,《十四五新時代中醫藥先鋒人物典藏叢書》的編委。2025年4月競選為湖南省中醫藥和中西醫結合學會態靶辨治專業委員會委員。2025年5月15日授予“全國第一批非遺雙創人才”榮譽稱號,2025年6月《全國首批智庫專家》特邀編委,2025年11月《奮進中國新征程》特邀編委。
李孟蛟的成長深受家族中醫傳統的影響,他的祖輩們憑借精湛的醫術在當地享有盛譽,尤其是汪氏膽胃病效驗方的創立與發展,奠定了家族在中醫領域的重要地位。作為汪氏膽胃病效驗方第三代傳承人,李孟蛟自幼便浸潤于濃厚的中醫藥氛圍中,系統學習了家傳醫術的基本理論與實踐經驗。這一獨特背景使他對中醫經典的理解更為深入,也為其日后的學術研究與臨床實踐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學術傳承方面,李孟蛟師從多位當代國醫大師,其中包括辨證與醫案領域的泰斗熊繼柏、中風后遺癥專家唐祖宣、脾胃濁毒理論創始人李佃貴以及紅墻御醫胡維勤等。這些名師的悉心指導,使他得以全面掌握各派學術精華,并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獨特的診療風格。特別是在治療膽胃病方面,李孟蛟創造性地提出了“理脾宗東垣,和胃效天士”的治療大法,開創了新的診療思路。
李孟蛟對中醫經典的研習貫穿始終,他深入鉆研古典醫籍,結合現代醫學研究成果,不斷探索中醫藥在新時代的應用價值。他認為,中醫藥的核心在于整體觀念與辨證論治,這不僅是治病救人的根本原則,也是中華文化哲學智慧的具體體現。通過長期實踐,他提出“內傷脾胃為本,惟以脾胃之藥為切”的治療原則,強調脾胃功能的重要性,倡導以溫補為主、調理為輔的綜合療法,通過合理用藥和飲食指導,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李孟蛟在臨床實踐中展現出深厚的中醫功底和獨到的技術優勢,尤其是在治療膽胃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擅長運用家傳汪氏膽胃病效驗方治療各類胃部疾病,包括淺表性胃炎、慢性糜爛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出血及膽石癥等,療效顯著。特別是針對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他采用中藥內服的方法,實現了陽轉陰的突破性效果,為眾多患者解決了困擾多年的頑疾,幫助他們重拾健康生活,讓無數家庭重新綻放幸福笑容。
在診療過程中,李孟蛟注重調整脾胃功能,恢復機體平衡。他認為,脾胃是滋養元氣、養生之本,內傷脾胃則百病由生。因此,在具體處方用藥時,他特別強調主次分明,切中病根,既注重整體調理,又兼顧局部癥狀。例如,在治療胃痛時,他會根據患者的體質差異和病情特點,靈活調配藥物劑量,確保療效最佳。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治療案例:
這些成功的病例充分證明了李孟蛟在膽胃病診療方面的專業水平和技術優勢。他不僅善于運用家傳效驗方,還能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靈活調整方案,憑借著深厚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經驗精準施治,確保每位患者都能獲得最合適的治療。讓眾多飽受膽胃疾病折磨的患者重獲健康。
中醫文化的未來展望
李孟蛟以其卓越的醫術、深厚的研究成果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生動詮釋了中醫藥文化的獨特魅力與時代價值。他不僅是一位技藝高超的中醫師,更是一名堅定的文化傳承者,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發展理念。通過持續不斷的學術探索與技術創新,他為中醫藥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動了這一古老醫學智慧在全球范圍內的傳播與應用。
展望未來,中醫藥文化的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如何將傳統醫學智慧與現代科學技術有機結合,如何更好地服務于人類健康需求,已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李孟蛟的成功經驗表明,只有堅持守正創新的原則,才能讓中醫藥在新時代煥發新的光彩。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像李孟蛟這樣的優秀中醫師的帶領下,中醫藥文化必將在世界舞臺上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經研究決定,同意李孟蛟同志申報并加入“全國首批智庫專家”團隊 。智庫人才是國家戰略決策的重要參與者,他們以深厚的理論功底、敏銳的洞察力和前瞻性的思維,為國家和政府提供科學、客觀、可行的政策建議。同樣智庫人才是理論創新和思想引領的先行者,他們以開放的視野、創新的思維和批判的精神,不斷提出新思想、新觀點、新理論,為國家和民族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上級領導單位曾指出,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這就要求我們各文化領導單位要加大對各智庫人才的投入力度,完善人才評價激勵機制,營造尊重人才、愛護人才的良好氛圍。鼓勵智庫專家之間、智庫與政府部門之間、智庫與企業之間開展廣泛的交流合作,形成優勢互補、協同創新的良好局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